在温州博物馆党支部,有一名年纪轻却已有16年党龄的“老党员”朱朝野。5月18日,成功开幕的《命运与共——高公博“百国之木”雕刻艺术展》展览设计有她忙碌的身影——一尺纱幔,一块字牌,一盏灯光都需要她细细斟酌,反复测试展出效果。开展前日,她的设计也赢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高公博的认可,并竖起大拇指赞许。
85后策展设计师、党员朱朝野
2008年,浙江工业大学环艺专业毕业的朱朝野以优异成绩考入温州博物馆,并在陈列展览技术部发挥着她热爱的策展设计工作。博物馆工作,展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她明白身为一名博物馆展陈设计师肩负的责任,自己的付出程度,关乎一场展览最直接的视觉呈现和传达。
正在布展中的朱朝野 / 图源:温州博物馆
新展前工作加班到深夜2、3点是家常便饭,她无怨无悔,做出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低调“、“实干”是同事和领导对她的印象。工作12年里,朱朝野参与设计了大大小小45项展览,获奖不断。其中她参与策划设计的“海之精灵——贝螺的大千世界展获得浙江省优秀展览精品展;和合而生——中国家具榫卯结构展展览海报入选2020年度全国100佳博物馆展览海报设计。此外,她还是单位支部党员活动积极分子,2016年度获得优秀党员称号。
朱朝野对本职工作坚守、踏实、肯干的共产党员作风及红色基因,和她的母亲、党员柯棣娟是一脉相承的。
50后党员柯棣娟
提起柯棣娟同志,现在温州文博系统的老员工都还记得她。温州博物馆党支部党员王丽苹回忆起自己刚入职的经历:“2007年我进入温州博物馆,柯老师是面试工作人员之一,还参与我们新人入职手续的办理。”王丽苹说,柯棣娟为人正直,工作热情又专业。
柯棣娟同志的专业度,大部分源自于她自进入温州文博系统起在多个部门的工作经历。
温州博物馆展览开幕时旧照,右下角为柯棣娟 / 图源:温州博物馆
建馆40周年时合影(二排右六为柯棣娟)/ 图源:温州博物馆
“1975年,根据当时国家政策,我顶替了父亲岗位进入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被组织分配到位于市区沧河巷的温州市文物商店。当时人手少,我还参与文物征集。”柯棣娟说。后来因为工作勤恳、业务上手快,她开始着手文书、人事工作。
1981年-1989年,柯棣娟参与温州市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除负责文物保护单位和“四有档案”整理,就连博物馆展览后勤工作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在此期间,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改为温州市文物管理处,兢兢业业的柯棣娟仍旧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热情。
温州市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合影(二排左六为柯棣娟) / 图源:温州博物馆
2002年,温州市文物管理处并入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3年,柯棣娟获组织审批,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柯棣娟同志曾获得浙江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得中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优秀党员称号。
从柯棣娟、朱朝野这对党员母女身上看到了基层党员的平凡,如水滴、如细沙;基层党员奋斗精神的红色基因,亦能从柯棣娟、朱朝野这对优秀的党员母女身上折射出来。
“其实我就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的工作就是一名普通文博工作者本职工作。和我的父亲当年拼死守护国家文物,真不值一提。”柯棣娟说。
柯志平(1915-1989)
柯棣娟的父亲柯志平,一名为温州文博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他抢救过多件国家一级文物:明王守仁行书《致谢源手札卷》如果没有他的抢救,已经毁于一旦;温州博物馆馆藏的东晋永和七年青釉点彩鸡壶是柯志平在双屿雨伞寺发掘;上世纪他亦被业界誉为“温州野外考古第一人”。
2010年12月15日温州晚报刊发版面的主图中朱朝野(中)眼前的文物就是青釉点彩鸡壶 / 图源:温州博物馆
1959年至1960年,柯志平被派遣至丽水、龙泉参加省考古队的工作,历时4个月。极寒的除夕之夜他依然留守在工地上,春节假期还在徒步调查古窑址。他参与了丽水吕步坑南宋墓葬发掘和吕步坑南朝至元代瓷器窑址的大面积发掘。他完成了丽水碧湖古代通济堰水利工程20多万方碑文的椎拓,并椎拓了青田石门洞内有关刘伯温的全部碑刻和历代摩崖石刻。
椎拓摩崖石刻,一项极其艰苦危险的工作。
据温州博物馆考古部拓印专家沙隆介绍:野外操作受天气影响巨大,暴晒大风阴雨天气都会直接决定拓制工作能否开展,例如我们江南地区,梅雨期的高湿度天气影响拓片工作。因此摩崖石刻的拓制是一场“靠天吃饭”的手艺活,又是一场为了更好提高拓片完成度的“与天博弈”的工作。
摩崖石刻本身材质即就地取材,抑或直接刻于崖壁之上,这使得操作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摩崖石刻的石质多样,凹凸不平,甚至存在垂直折角、渗水、断裂等复杂的区域情况,对于人迹罕至平常缺乏维护的摩崖石刻,其表面更可能存在大量覆土、青苔,全凭操作者的经验自行判断范围,清理表面,决定操作方案。
不同于传统碑刻可以放倒或者站立拓制,摩崖石刻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可能处于高耸的崖壁、远离山道的石面等危险地带。拓制者如果要保持完成速度和完成数量,其操作流程必然存在危险性。爬高、落脚点缺失、紧贴山壁操作、达到工作点之前翻山越岭对于摩崖石刻是家常便饭。
椎拓摩崖石刻工作的日常 / 图源:温州博物馆
“如今无人机的遥控航拍取代了当年望远镜甚至亲力亲为爬高才能完成的观察分辨的工作;简易不锈钢脚手架的发明取代了当年需要大量人工的竹制、铁制脚手架;便携电吹风也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比起50、60年代,虽然现今后勤工具的进步方便了拓制工作的开展,但是老技艺还是保持了原貌,依旧是不容易的工作。”沙隆同时表示。
此外,柯志平还拓印了温州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朱曼妻薛氏买地券”。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晋代篆书石刻遗文,同时也是温州现存最早的石刻,对研究篆书字体演变发展规律有着重要价值。
朱曼妻薛氏买地券拓印 / 图源:温州博物馆
“志平手拓“字样 / 图源:温州博物馆
现今温州博物馆的工艺馆珍藏着200多件白象塔文物,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1965年,位于温州瓯海梧田南白象、始建于北宋时期的白象塔历经850年风雨后严重倾斜开裂、摇摇欲坠。同年2月,温州市政府、文化局等单位组成拆塔委员会,由省文管会主持。柯志平就是当时白象塔拆除考古专家组的一员。在拆除白象塔的过程中,浙江省、温州市的考古专家发掘了众多精美文物,其中还包括了2000多枚钱币以及42件罕见的彩塑。显示了包容百川的中国文化对异域文化融合的雅量,证明了中印两大古文明交相融汇。
退休后的柯棣娟来到温州博物馆工艺馆白象塔展馆前 / 图源:温州博物馆
柯志平不仅在野外考古发掘工作上为温州文博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在文物保护工作上更是功劳卓著。因他少年时为生计曾在温州五马街裱画学艺,手艺闻名业界,经他过手的字画不计其数,所以他对字画鉴定是行家里手。在文博系统工作后,别人请他裱画,他将工本费都上交单位,遇到抵工本费的珍贵字画,经他鉴定后若有价值,必然无私上交上级单位。国家一级文物《松山履旅图》就是柯志平先生所获。
温州博物馆前身坐落在江心屿。柯棣娟说:“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我童年在江心屿渡过,我的女儿朱朝野在江心屿对岸出生,从小就在江心屿上的老温州博物馆玩耍,成天与文物为伴。”
上世纪60、70年代,文博工作人员稀缺,柯志平除了干考古工作,在博物馆还承担起坚守库房的责任。“常有不法之徒进岛盗窃文物、甚至企图毁坏文物,我多次亲眼目睹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相搏。”回忆起在江心屿老博物馆大院的岁月,她满怀感慨。柯志平抢救过2300多件字画,其中还包括蔡元培、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字画。也包括珍贵瓷器等文物。
为温州文博事业栉风沐雨、兢兢业业……1975年,柯志平光荣退休。
柯志平先生(第一排左3)/ 图源:温州博物馆
退休后,柯志平并没有放弃工作。当86卷174册、合计5000多页的国家一级文物《清·孙诒让周礼正义》手稿修复的工作交托到这名老文物工作者手中。他面对纸张斑驳、内容严重损伤,义无反顾地开始了长达3年的修复,使《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终于得以完整面世。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修复版 / 图源:温州博物馆
“我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文物工作者,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求索取,甘于奉献。他虽不是党员,但他的一言一行一直影响着我。”柯棣娟说。但是作为两代党员的上一辈,柯志平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个基层文博工作者的红色精神。他面对破坏文物的歹徒时视死如归,面对工作艰难时顽强奋斗,以及退休后仍旧发挥余热,投身文博事业忘我奉献,契合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他的女儿柯棣娟、外孙女朱朝野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同为温州文博事业奉献青春。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温州博物馆基层文博工作者们将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中欣 陈碧瑜 王丽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