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温州乐清在四川理县又做了件很“牛”的事

时间:2023-07-20 15:54:18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解亮 周琳子 沈超奇 张丁可 孔蔚珍 杨虎全

这几天,温州乐清各大农贸市场里新鲜上市了一批“喝白酒、跑操场”的黄牛肉。这是乐清对口支援四川阿坝州理县“西牛东送”项目培育的首批西门塔尔牛。每公斤价格高出市场1.5元,却仍很受欢迎。

乐清对口支援四川阿坝州理县“西牛东送”项目培育的首批西门塔尔牛抵达乐清 沈超奇/摄

消息传到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阿坝州理县,一颗印村的牧民肖琦开心极了,按照去年的收购价,每头牛净赚5000多元,忙活一年收入超过20万元。这个消息也让其他正在观望的养牛户备受鼓舞,投资1750万元在理县再建两个存栏近1000头的全新养牛基地的计划,已经从酝酿到开始实施。

“东部消费牛肉的缺口巨大,西部高原纯生态环境是养殖优质肉牛的难得条件,所以2021年我们启动了‘西牛东送’升级版,引入东部养殖企业资源,将新技术手把手教给牧民,提高养殖效率。美味端上餐桌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西部牧民的收入。”乐清支援理县干部张乐明说。这场“西牛东送”到底给两地带去了怎样的变化?

价虽高,好卖得很

西门塔尔牛从理县出栏到乐清销售,不过3天时间。

7月4日下午,位于乐清的某肥牛饲养有限公司,一批当地牛肉销售商早早等在了这里。办公室外,来自四川阿坝州理县,跋涉了40小时的“雪牛”们刚“下车”称重检疫,办公室内,销售商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盯牢桌上的小小计算器。

显示屏上,数字飞快变化着。公司负责人管端顺经过计算,给出结论:“出肉率47%,核算每公斤价格35.6元,按照平均体重720公斤,加上配件,每头牛约24000元。”

作为“西牛东送”项目的实施企业负责人,管端顺最近四五年一直在为如何把更多西部牛送到东部群众餐桌而努力。从牦牛交易到试点养殖西门塔尔牛,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7万头牦牛和肉牛实现东送,交易金额超过2亿元。

可以说,他比谁都更关心这批牛养得好不好,市场反响大不大。

销售商们现场验牛 沈超奇/摄

在现场,有着36年经验的销售商老苏只往牛圈看了几眼,就径直向管端顺一口气订了4头。“就像买房子喜欢得房率高的,普通牛45%的出肉率已经很高了,这批雪牛达到了47%,多出来的可都是钱!”他一条条列举着愿意高价购进“雪牛”的原因:牛肚子收得紧,意味着肥油少;背部腿部线条好,意味着它运动多,蛋白质含量高。

像老苏这样豪爽下单的还有不少,没一会儿,整批牛就被订完了。这意味着西部养殖这批牛的牧民们收入有了保障。

其中,最开心的要数养殖基地负责人,当地牧民肖琦。

这一年,他经历了从经验养牛到科学养牛的转变,从一人养10多头牛都费劲,到轻松养殖四五十头牛。“按照管总团队的技术指导,一个人其实能养100头牛。一年能卖100头和10头相比,你说收入差别大不大?再加上这批牛质量好,比市场价还高。”肖琦说,现在,理县其他牧民隔三差五地就来找他取经,他知道,大家想取的经其实是来自东部养牛的好方法,想得到的是兜底销售的渠道。从一开始难适应,到如今真正认可,肖琦感叹:“来自东部的新模式,好使得很。”

新模式,如何走进西部

是怎样的模式,让西部牧民获得感如此强烈?

“根据上个月的长重情况,管总的技术团队调整了白酒糟和干饲草的比例。这个月,大平角增重了114斤,那个小灰增重了105斤……增重情况比前几个月都要好。”牛的长相各不相同,肖琦给他们都起了绰号,逐头向援川干部张乐明介绍最新进展,信心也和牛增重的态势一样,越涨越高。

这让张乐明回想起一年前,乐清援川干部们找到肖琦邀请他参加试点时,他一脸疑虑时的反差。肖琦是当地人,兽医专业的大学生,回村创业贷款建了全村最好的牛圈和实验室,养着10多头奶牛,靠着牛奶销售,每年能有近10万元收入。

牛生活的围栏散养区 沈超奇/摄

这样的条件比大多数养殖户们都要好。与他相比,理县更多养牛牧民们的养殖规模和方式要传统得多:家里当天吃剩的多,那么牛能吃的就多;饲草和营养饲料配比,按照购买性价比定……一圈调研下来发现,理县共有类似养牛场34个,栏位数1100个,因为养殖的是品种低下的骠牛,效益差,所以绝大多数空置着。让乐清援川干部们下决心,用养好牛这一招,带动当地人增收。

怎么改变这一局面,乐清援川干部想到了一位能人。在东北拥有数以万头计算的养牛基地,并为浙江农贸市场和餐饮酒店供给大量牛肉的乐清乡贤管端顺。

把牛带上高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管端顺说,虽然没把握,但是“西牛东送”一旦成功,不仅能带动当地养殖户增收,还能拓展黄牛收购渠道。管端顺出钱邀请肖琦到东北的黄牛养殖场亲眼看一看,还一路向他介绍全新的养殖理念和技术。“去的时候只是心动,看完管总的牛在科学管理方法下,能按照计划增重出栏,回来的路上我就决定要试一试。”肖琦说。

为了让肖琦有更多支持,管端顺邀请专家优选适宜高原生长的西门塔尔牛犊,然而牛刚到高原也会有“高反”,刚到不久就出现拉肚子、消化不良等状况。肖琦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当地的养牛专家,都找不出病因。管端顺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从东北和南京等地邀请农科专家现场就诊,并给牛吃上了益生菌。此后,为了能够实时指导,管端顺甚至专门派去养殖和管理两位专业技术人员,住在养殖基地蹲点保障,及时调整养殖方案。

高原养殖的西门塔尔牛 沈超奇/摄

帮扶的方式还由点及面地进行,为了解决优良牛种的供应问题,援川干部邀请专家对理县具备兽医技能的牧民进行育种培训;为牧民解决养殖风险,协调保险公司研究推出畜牧养殖保障险种;为了兜底销售,该肥牛饲养公司与养殖基地签订长期购销合同,按交易日市场价承担包销。

一系列举措下来,西门塔尔牛长势喜人,不仅肖琦没了后顾之忧,连养殖基地都成了热门参观景点,想加入的牧民时时来串门,来瞅瞅又用上了哪些养牛的好办法。

新技术,厉害在哪

每月的最后一天就是牛的称重日。每一次称重都是一次数据收集,这些数据交到肥牛饲养公司,专家们会根据牛的长势结合反刍、排便等情况,调整新一阶段饲料的成分和配比。四川盛产白酒,牛来到了这里也入乡随俗。白酒糟成了它们的重要食材。“吃完消化更快,而且喝白酒的人不长肚子,吃白酒糟的牛也肚子小呢!”肖琦说着,给管端顺打去了电话,“月均增重100多斤,完成1400多斤出栏目标不成问题!”

隔壁村的小伙子周天林是养殖基地的常客,每个星期至少来一趟。他毫不避讳地说:“想比一比我家的牛和这里的牛这段时间长得有哪些不同,再看看这差别是因为用了什么不同的法子。”

干净的牛舍 沈超奇/摄

趴在牛栏的窗外,周天林环视着令他梦寐以求的圈舍条件。作为试点,在理县、乐清以及肖琦三方出资下,共投资120万元建成了这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围栏散养区,也是西门塔尔牛的家。窗明几净,就算已经到了夏天,也不会让人觉得恶臭难当。牛栏边,一条三四十厘米宽的投喂沟里盛满了搅拌均匀的“美食”,新买的饲料自动拌料机和喂食车能让普通人就轻松完成从拌料到投喂的全过程。

圈舍内,西门塔尔牛不被拴绳、不分栏,有的在大口吃着饲草,有的晃悠悠地闲庭漫步,要是牛脾气来了,还有的会狂奔到一起“打上一架”。一部分吃饱喝足的,躺卧在特制发酵垫上,这项黑科技能让肖琦几个月都不用处理牛粪,甚至变成牛最喜欢的松软“床垫”,处理后还能作为有机肥料新增一笔额外的收入。

周天林坦言,不管是称重的养殖管理方式,还是新的喂食车、自动搅拌机,都让他感到新鲜,“能学的办法先学着,不够的钱也攒着,等我有能力了我也想这么养牛!”(解亮 周琳子 沈超奇 张丁可 孔蔚珍 杨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