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温州洞头:生态“杠杆”撬动产业崛起海岛振兴

时间:2023-09-19 16:24:01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中欣

“海外桃源别有天,此间小住亦神仙。”驱车至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330国道灵霓海堤段,眼前会被海天一色的景象吸引:堤那头,是山海环抱的“海上花园”城市;堤两侧,是万顷波涛,不时有海鸥斜翅飞过……一幅“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图景映入眼帘。

山海兼胜,风光旖旎,洞头的美是深入开展美丽海湾建设、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生动注脚。

2018年,洞头成为首个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海岛区;2022年,洞头诸湾入选全国8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之一,“修复蓝色海湾打造生态共富海岛样板”也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名单。

蓝湾行动重现碧海金沙

东岙沙滩 图源:中国环境报

“自从东岙沙滩修复后,今年营业额至少翻了一倍。”民宿老板洪求强的朋友圈,记录了东岙村的点滴变化:白净沙滩映衬着碧海蓝天,沙滩边环绕着渔家民宿。135米长的沙滩上,孩子们追逐嬉戏。在家门口吹海风、玩沙子,仿佛回到了从前。

“回到了从前”,是满满的欣喜,也是对现今洞头沙滩整治修复成果的认可。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填海造地、取沙建房、建造码头的影响下,面积达1.84万平方米的东岙沙滩,最后只剩下裸露的碎石。

靠海吃海的日子难以为继,小渔村日渐颓败,不少村民只得进城打工。现实面前,洞头人幡然醒悟,靠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换来的发展,不可能长久。

痛定思痛,2016年开始,洞头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8个试点城市,启动实施了“蓝色海湾”一期整治工程。整治主要包括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沙滩整治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等项目,东岙村被纳入项目建设重点。

通过整治,东岙湾沙滩恢复了原貌,带来了全国游客,也吸引了早期外出打拼的乡贤回归创业。

除了沙滩,洞头的美丽蜕变从岸上到水下无处不在。岸上,开展污水管网提升和普查,采用“厌氧发酵+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对沿线村居的生活污水进行截污纳管、集中处理,实现中水回收、灌溉花草,做到了海岛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设施运行率、排放达标率三个100%,有效减少了入海排污。水下,通过采用羊栖菜、紫菜、藤壶等贝藻耦合的模式进行海藻场修复,提升了附近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同时为小鱼虾避敌、索饵、产卵、生活提供了场所,有效地恢复了海域的生态系统。

“经过一系列整治,洞头处处可见蓝天、碧海、金沙的美丽风景。”洞头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步步推进织就人海共生

霓屿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图源:中国环境报

漫步在霓屿红树林科研栈道,映入眼帘的是连绵成片的“树海”,仰望天空,鸟儿随处可见。红树林下,有小蟹横爬、弹涂鱼跳跃,一幅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我家就住洞头,整治后景色大不一样,我经常到这里写生。”黄昭勇是洞头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他见证了霓屿从淤泥滩地到“海上森林”的蝶变。

作为“蓝色海湾”二期工程的重点项目,十里湿地建设工程和霓屿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是洞头区滨海生态修复的关键。霓屿作为同时具有南方红树林和北方柽柳生长的典型过渡带,原来布满了互花米草、块石、杂物。“蓝色海湾”二期项目实施以后,洞头种植了千亩红树林、百亩柽柳林,成活率高达91%以上,形成了全国唯一的“南红北柳”生态交错区,构筑了潮间带,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跟踪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红树林种植面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恢复了底栖生物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此栖息,红树林区域潮间带生物量增加23%以上,已调查到鸟类9目22科38属57种。

除了滨海生态修复,海岛海域生态修复也是“蓝色海湾”二期工程的重头戏。2020年12月28日上午,随着一声“开工”令下,建成14年的灵霓大堤坝头段就被凿开口子迎来破堤通海,让人工隔开14年的“两片海”重新联通,有效提升了海水交换、纳潮能力,打通了鱼虾类洄游通道,恢复了海域生态。

此外,洞头还推进“生态海堤”建设,将15公里硬化海堤改造成为“堤前”湿地带、“堤身”结构带、“堤后”缓冲带,形成了滨海绿色生态走廊;开展了“退养还海”,推动传统渔业向都市休闲渔业转型;进行了“渔港疏浚”,洞头、东沙两大渔港共清淤157万立方米,港内水深平均提升2.7米,不仅改善了渔港水质和通航能力,更激发了渔港经济活力……

如今,在洞头,一幅“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景象初步显现。

碧海蓝天激活“蓝色经济”

韭菜岙沙滩 图源:中国环境报

到洞头游玩,怎么能缺得了沙滩?韭菜岙沙滩,这片浙南超大人工沙滩的建成,让“整个村子都被激活了”。仅在半屏岛,如今涌现出民宿渔家乐60多家、床位近1000张,村里的农房租金相较几年前涨了将近20倍。

一片沙滩带火一方经济。这份美好正是来源于洞头多年对海洋生态的持续守护。洞头人民深刻感受到,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提升的是环境,带来的是发展新动能。

比如,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洞头修复海洋生态廊道16公里、沙滩17万平方米、滨海湿地86公顷,“南红北柳”年固碳近200吨,紫菜、羊栖菜年吸碳近1.4万吨,为实现“碳中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蓝色海湾”逐渐转化为“蓝色经济”,蓝湾行动大幅提升了洞头的社会发展前景。近年来,洞头区借助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打响生态品牌,利用生态“杠杆”撬动了产业崛起、海岛振兴,落地开工亿元项目30个,总投资449亿元,激活29个烂尾项目,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增速居温州市第一。

随着投资环境改善,旅游发展提速,百姓换了个方式“靠海吃海”,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整个洞头区形成了15个精品民宿村落,老百姓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58,均衡度排在浙江前列。

今年,洞头还锚定“国际生态旅游岛”定位,对标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加快建设国家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争取在今后5年时间内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度假区,旅游业增加值突破21亿元。

“未来,洞头还将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做好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文章,建设‘海上花园’,创新书写建设共同富裕的海上花园新篇章。”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洞头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