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生命成长中枢保障着教学安全,“沉浸式”芯片课程点亮学生“科技梦”,百草园融入物联网为学生智治教育写下生动注脚……一个个新型教学空间勾勒出浙江温州学校科创教育的新时代画卷。
10月17日-18日,2023“好学温州·智治创优”媒体采风团先后走进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龙湾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温州艺术学校等6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此次采风团包括中国网、浙江日报、教育之江、浙江教育报、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温州电台等主流媒体,以及温州市各县(市、区)教育局代表及摄影爱好者,用镜头和笔头讲述各校的科创教育故事。
智教慧学,育见未来
在青少年芯片教育基地里,学生动手实验中体验制作芯片的乐趣,通过数据智慧驾驶舱实时实景呈现校园安全态势,依托直播发布平台,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实时网络直播……充满科技感的教育方式,绘就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厚植“科创精神”的底色,更生动诠释了“品质教育”。
无独有偶,在龙湾中学的物联网实验室里,陈列着Microbit学习套件、组网实验工具、3D打印机,这里软硬件配置齐全,为学生好想法、好创意的验证和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龙湾中学负责人介绍道,优秀的教学条件让一大批具有创新潜质和科学素养的青年学生能够秉持兴趣,茁长成长,为高科技水平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如何让学生零距离体验科技魅力?如何推进特色科技类校本课程?温州市第二十二中给出了答案。在AI数学智慧空间,有的学生操控着机器人进行对战,有的学生通过设计编程完成无人机绕杆飞行任务,在启航科创中心的模拟驾驶舱里,学生正在体验接近真实的飞行环境。“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模拟驾驶舱,感觉在天空里飞行一样,给我种下了一颗飞行员的种子。”参与驾驶舱的学生表示。近年来,温州二十二中学充分挖掘具备飞行潜能的学生,不少学生取得了空军招飞录取通知书。
据悉,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开设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通识型、创客型、竞赛型三级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用科学技术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建设启航科创文化空间,引进传感器互动墙、仿生四足机器人、AI下棋机器人。“我们主要想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感受、了解科技,同时为学生未来专业学习开展启蒙教育。”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循着科技深入融合教学实践赛道,智慧教育也让学生、家长、老师有了更多期许,温州将开辟出一条智慧变革力量深度融入治教办学的崭新道路。
以生为本,共促发展
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创新特色,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让人眼前一亮。实验室看上去像木工坊,切割机、锯子、钳子、木工刨等一应俱全。“我们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条件开展实验研究,”该校老师介绍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开展创客活动,实验室能充分满足学生实验研究。
学校目前建成结构力学实验室、STEAM创客实验室、金工木工实践室等科创智能创新实验室与展示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担任“主角”的机会。
走进温州艺术学校,一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嘉年华吸引目光,抬手、摆腿、垫脚……六台机器人和学生一起大秀“舞姿”,引得得台下的同学们惊喜连连,“这次机器人舞蹈和各种科普实验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受到科技发展的无限魅力!”在场的同学纷纷表示。
艺术学校还打造数智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更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小空间里感受到大世界的无限可能。
学校为学生打造科创教育特色,让科技之风润入人心,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以文为脉,汲古润今
瓯绣、细纹刻纸、泥塑、竹丝镶嵌……当采风团来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非遗文化中心时,被缤纷多彩的非遗作品深深吸引,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该校与温州市工艺美术院合作建成非遗课程教室,并长期请省市级非遗大师到校任教,形成“外聘大师+学校助教”双师型授课模式。以非遗课程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学生学会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非遗激活校园传统文化活力,创客基地激发青少年好奇心与探索欲,温州十四高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构建符合未来发展理念的STEAM多元课程体系,建好各类实验室,开齐理科实验教学,落实落细青科赛、综合实践活动等赛事指导。在电子创意室里,学生们正通过3d建模打印孔明锁,并将其组装。“我校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探索跨学科育人模式,既能丰富学生学习形式,又能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温州十四高老师表示。
从“进校园”到“在校园”,非遗传承由深入实,智慧教育由“小”应用撬动育人“大”成效,在温州遇见未来教育的美好模样。
近年来,温州各校立足实际,坚持校内校外联动、课内课后协同,构建更科学、完善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温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门于近段时间联合发布《新时代温州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着力在教育“双减”中为科学教育做“加法”,统筹推进“瓯越大科学教育”共建、校内科学教育提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未来科学家”培育、乡村科学教育点亮、科学教育条件保障等“六大行动”,为本地“少年科学家”开辟一片成长沃土。(蔡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