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梦回塘河 水乡情缘

时间:2023-10-23 13:50:10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李益鹏

瓯江文艺供图

一条河流,串联着历史和人文,仿佛一本流动的史书。这条河,就是温瑞塘河,一个承载着温州人乡土情结的地方。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漫游在这片梦幻的水乡之中。

温瑞塘河,如母亲般慈爱,如父辈般庄严。她旖旎风光,美不胜收,从东晋开始,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沉淀。塘河蜿蜒曲折,如一条碧绿的玉带,将温州与瑞安紧密相连。在塘河的怀抱中,轻舟竹筏荡起涟漪,宛如跳动的音符。这八十里的荷塘,宛若一支永不停歇的乐曲,在温州子弟的梦中飘荡…….
温瑞塘河的历史比京杭大运河还要悠久,她如大地的血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孕育了瓯越文明的璀璨光辉。沿岸的宗祠、宗教建筑、河居民宅、榕树亭子、古桥和水上交通,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文化盛景。众多历史名人如陈傅良、叶适、孙诒让等温州籍学者,在塘河边走出,为温州人引以为豪。他们倡导的“经世致用,义利并举”思想,正是温州模式的源头。
回忆起小时候,我家就住温州小南门河埠头,毗邻塘河,近水楼台。清晨,红莲伫立于水中,与碧绿的荷叶相映成趣。天刚亮,小南门公共码头的轮船发出“呜--呜”的鸣笛声,如韵律在天空回响。行人渐多,古旧推车上的朴实商贩呼唤着家乡美食,清脆的叫卖声穿过岁月的沉淀。
记得小时候,小南门河埠头有一艘四只角的渡船,专门用于往返水心住宅区的交通工具。暑假时,我会跳上船,玩水漂,猛扎一下水中,水面上的朝阳把河水染成通红,仿佛给母亲河披上了红纱巾,周围的榕树似穿上了朝阳的锦衣。男女老少沿着河岸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晨曲。四、五月间,河岸上的橘子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令人陶醉。一艘艘艋蚱船在水面穿梭,各式各样的河桥与茂密的榕树相互交融。那时,水仿佛是甜的,口渴时可以随手舀一盆水畅饮。花瓣在水面上飘零,鱼嬉戏花草间,宛如世外桃源。这些童年的回忆难以磨灭,河流永远保留着我们纯真的心灵。
瓯江文艺供图

少年时代,放假常常和姐姐从小南门轮船码头坐船去探望外婆。河中满是手划小船,形成了一个水上集市。坐在船舱里,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品味着茴香豆的美味,欣赏着瑞安古鼓词和跌打伤药的叫卖声。如今回想起来,那些美好的记忆如梦境般清晰,宛如还能听到河水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发展给塘河带来了污染。河水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美丽容颜。我们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塘河默默地流淌,无声地呜咽,承载着温州人的悲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如今,我们肩负起治理母亲河的重任,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枕着塘河的臂弯,嗅着塘河的芬芳,听着潺潺流水声,眺望着依依杨柳。我们要加强对塘河的保护、治理和管理,指定专人担任“河长”,落实保护塘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让整个城市都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来,唤起全民的意识,让乡愁弥漫整个城市。

一条河流,就是一部流动的史书。站在塘河旁,我们要回望她曾经的辉煌和荣光,将这些作为塘河儿女的共同记忆。乡愁,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根。它就像一棵没有年轮的大树,永远不会衰老。无论是荷塘夜色、龙舟竞渡、庙会集市,还是入水抓鱼、茶院寺、梧田老街、白象塔......这些景象,都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乡愁的痕迹。它们是我们的初心,又是千年母亲河的呼唤。

如今,我们正处于中年时期,而乡愁依然是那湾湾的河水,永远流淌在我们深处的记忆中。我肩负起治理母亲河的重担,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枕着河水的臂弯,嗅着河水的芬芳。我们加强对塘河的保护和治理,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水乡的美好之中。无论是学校、村居、社区,还是企业,都要注入活力,让水资源滋润河道,为城市注入灵魂。

江南的烟雨渺渺,河水清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我们携手合作,一定能够重拾江南水乡的美好。塘河是一本流动的史书,等待我们去倾听、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塘河成为温州人美好的记忆。

回到梦里的塘河,那是我们出发的根之地,更是我们游子心中乡愁情结的源泉。河水滋养着我们的记忆,治理塘河是唤醒全城乡愁的重要任务。一起投身于塘河的治理,呼唤起整个城市对水资源的关注。使塘河再次焕发光彩,让我们的乡愁在这片水乡中绽放,成为城市的骄傲。
我们继续留连在这片水乡,令梦回塘河成为一段美好的旅程,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在这片梦幻的水乡中,我们将重新找回初心,感受乡愁的深情,共同守护记忆塘河的美丽。
瓯江文艺供图

李益鹏,温州建筑文化研究会理事,温州旅游体验师,喜欢旅行、码字等。把旅途中所见所闻写成游记,合编专辑,与朋友们分享快乐。(李益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