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重度狭窄、肺动脉高压……来自重庆的孕妈小张(化名)被当地两家三甲医院建议引产终止妊娠,但她不愿意放弃腹中的宝宝,慕名前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医。
日前,在温医大附二医以心内科心脏瓣膜团队、产科团队、麻醉团队、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之下,小张顺利诞下一名体重4斤多婴儿。
多学科接力手术 为孕妈妈重获“心”声
2023年,小张正因怀孕沉浸在喜悦中,但危机却突袭而来。当小张走楼梯时会觉得明显的喘不上气。小张赶忙跑去医院检查,经过医院缜密核查,发现小张的心脏二尖瓣开口仅0.68平方厘米,是正常人的开口的1/7;肺动脉高压达到了77毫米汞柱,是正常人的近4倍,这意味着孕妇在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很容易出现肺栓塞、外周血管栓塞,甚至导致心脏骤停、死亡。医生拿出了“妊娠合并二尖瓣重度狭窄”的诊断结论,并建议她终止妊娠。
“除了终止怀孕,难道就别无选择了吗?”小张和家属泪流满面。哪里有希望?就在这时,后来,小张了解到温医大附二院是全国少有的成人、儿童兼备的医院,多个学科均属于省内乃至国内一流梯队,有极大希望保障小张顺利生产。最终,小张决定乘飞机来到温州,找到了心内科吴连拼主任医师和产科许张晔主任医师。
“保大人?保小孩?我们选择都保!”经过医院心内科、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超声科、重症医学科经过3次多学科会诊。经过张女士与家属的反复沟通,决定选择于孕31周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剖宫产术”。
手术当天,医生团队为小张施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通过释放球囊,保障舒张期前向血流通畅,使得小张肺动脉迅速从77毫米汞柱降至40毫米汞柱,二尖瓣开口由0.68平方厘米扩张至2.3平方厘米,同时保住了小张和胎儿的生命。随后麻醉和产科的紧密配合,一个4斤多的早产男孩诞生了,紧接着被提前守候多时的新生儿科团队接手,“快速评估,保暖,吸引,刺激呼吸,正压通气……”,经过团队在“黄金一分钟”的有序处理,手术室里传来了宝宝响亮的哭声,紧张的气氛也由此打破,随后孩子将在温暖的新生儿科继续长大。
术中用铅衣360度地包裹保护好胎儿的位置,心内科团队更“艺高人胆大”地选择了“造影剂零注射”的方法,仅以超声波引导为主加上短时间、间断性的X光透视进行手术,温医大附二医心内科吴连拼主任介绍道,他们为了减少孕妇和胎儿的风险,主动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发展特色专科 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这例手术的成功为我院探索心脏病高危产妇的救治提供了信心和经验,打破了‘终止妊娠就是唯一途径’的禁忌。”心内科张新民副主任表示。
攻克医学难题、突破“禁忌”是温医大附二医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温医大附二医促进多领域交叉融合,推动健康治理的创新研究,力求解决卫生健康领域的“卡脖子”难题。2023年,温医大附二医治疗了世界首例IL1R1基因突变导致的自身炎症性疾病,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免疫学顶级期刊《Immunity》上发表,成为中国医者为全人类攻克免疫性疾病的贡献的一份力量。
发展特色专科,打造温州医疗优势集群。据了解,温医大附二医以“2+2带3”学科发展战略谋划多院区专科特色发展,利用儿科、骨科两大优势学科,瞄准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两个重大问题,融合麻醉、康复、妇产三大关联学科,构筑“泛儿科”、“泛骨科”、肿瘤相关及心脑血管病相关四大学科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
医疗质量安全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生命保障。温医大附二医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多学科诊疗模式。龙湾院区启用八大门诊诊疗中心,将同一系统不同专科调整至同一诊疗中心,倡导内外科交融,加强多学科诊疗沟通。患者在区域内享有挂号、取号、缴费、预约、抽血、测血压和超声检查等就诊“一站式”服务。
“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保持‘闯’精神,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推动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温医大附二医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蔡慧慧 栾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