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加持 浙江大学科技之花孕育温州产业之果

时间:2024-06-03 15:58:32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陈慧雅 王湛

钙钛矿量子点实验 图源: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我们很多教授学术、技术都很好,来到温州研究院,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从学术走到产业上去,从技术走到生产线上去,真正促进地方发展。”温籍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说。

自2021年以来,叶志镇院士带领30多位浙大教授,汇聚一批科研PI、行业高管及青年博士来温州发展。由浙大力量领衔的科技成果在温州快速转化落地,孕育出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的硕果。

布局万亿新材料产业赛道

材料,身处各个产业链的最上游环节,是制造业的“底盘”。

眼下,温州正持续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新材料作为万亿新兴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以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属材料为主导,其他新材料为特色的现代新材料产业体系,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

对于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新材料产业的研究成果,叶志镇充满了自信:“第一是我们的研究处在世界前沿,第二是我们掌握了整个产业链的前端技术,第三是新材料是一片蓝海,影响造就万亿产业。”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多项成果获得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2024年3月,温州新材料国际科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布局光电半导体、能源、双碳等领域,为温州新材料技术科研攻关、海内外高端人才落地、高新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给新型显示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发展以来,显示技术正走向量子点显示时代。

叶志镇院士团队全球首创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解决了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差的世界难题,发明4大制备技术,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钙钛矿量子点材料量产,为万亿新型显示产业带来颠覆性技术,成功推动钙钛矿量子点材料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场。

更为重要的是,2023年7月,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扩散板生产线在温州投产。钙钛矿量子点系列产品获得多家电视品牌认可与应用,孵化的企业2023年上规,现已营收超5000万,切实推进了钙钛矿量子点材料的显示产业化。

钙钛矿发光量子点产品成功在液晶电视上应用,不仅成本降低,且满足产品出海的环保要求。孵化企业与长虹成立量子点新型显示联合研发中心,还与多家显示相关企业建立紧密合作。

项目负责人何海平教授表示,“我们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方面已5次刷新发光效率世界纪录,要继续开展钙钛矿量子点LED研究,为未来LED主动发光显示应用做好技术储备。”站在科技最前沿,研究团队憧憬着行业的美好未来。

勇搏新型储能市场星辰大海

“双碳”战略背景下,锌溴液流储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安全、经济、绿色、大容量等优势,契合电网大规模长时储能需求。

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团队专注于锌溴液流电池的产品创新研究、技术升级与市场应用,目前已在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组装、生产工艺及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团队基于叶志镇院士38年研究积淀,成功研制出全新结构的国际最大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系统,适用于电网侧、发电侧及用户侧等各类长时储能应用场景。

2023年第二代一体化封装2.5kWh锌溴液流电堆下线,成功并网浙江省首个锌溴液流储能示范项目。自主设计制造的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通过省级新品鉴定和专业检测,并被专家组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生产技术在核心材料、电堆制造及电池系统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攻关,突破了锌溴液流电池技术瓶颈,打通了核心材料到电池装配过程中关键工序,实现了双极板、微孔隔膜等核心材料的制备和锌溴液流电池模块批量生产能力。目前采用该模块系统的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200kW/800kWh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正紧锣密鼓施工中,此项目是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叶志镇院士团队合力打造的浙江省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标杆项目,项目的建成将有力推动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万亿级新型储能市场开启新赛道。

新智加持助力泵阀产业蝶变

泵阀是温州五大传统产业之一。但众多温州泵阀企业有一个共性问题:过于依赖人工装配的现状不仅无法提高产量,还难以提升产品质量。

2023年,研究院与永嘉县知名泵阀企业超达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对接合作,10月全国首条球阀装配智能生产流水线正式投产。可实现单班8工时生产1000台,年产超100万台的峰值产能。一条装配线可代替10人左右,效率提升7倍以上。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金志江教授介绍,通过该生产线进行大批量装配,在提高效率、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减少人工误差对产品的影响。

随着数字化生产线的逐步成熟,信息技术的加持将让车间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以数据驱动生产流程再造,能“自己干活”的未来工厂,将助力企业生产提质、降本、增效。

AI赋能医学创新应用落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院医学人工智能第三方辅助诊断平台的上线试运营给温州医疗健康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项目负责人吴健教授带领团队通过产学研、医工信紧密合作,孵化成果包括肺结节、眼底、胃癌、病理等二十余个专科领域的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部署于微医云平台,服务7900余家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领衔的“医学影响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斩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成果在温州地区的转化工作,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院和医共体单位进行应用与转化,有利促进项目成果赋能区域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的医疗需求,打造全生命周期医学影像检测平台研发和应用示范,树立了省级医疗创新应用的典范。

5月30日,2024温州新材料研讨大会召开,顾秉林院士、沈保根院士、张荻院士、叶志镇院士等专家出席会议。会上成立了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成立仪式、浙大温州研究院新能源系统工程中心,多个研发中心签约落地。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探索“浙大科技创新+温州市场创新+政府支持”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续写温州创新史作出贡献。(陈慧雅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