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鹿城区人大:创新实施民生实事“法治版” 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时间:2025-02-13 13:44:12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佚名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2024年,温州市鹿城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建设领域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浙江省率先启动了由人大代表投票选出的十大法治为民实事项目。

在过去的一年,通过鹿城区人大常委会的全过程监督和相关部门的稳步推进,这些项目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过程”监督紧盯法治为民实事从票选到落地

“积极回应百姓关切,深化法治为民实践,我们创新建立人大代表票选法治为民实事机制。”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焕翔表示,法治为民实事项目设置遵循“群众有需求”“事小而面广”“当年可完成”的原则,重点解决法治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与短板,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法治为民”标志性成果。

image.png

鹿城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票选2024年度鹿城十大法治为民实事项目

鹿城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法治鹿城”“掌上鹿城”“e鹿履职”等渠道,广泛向社会各界、人大代表征集项目选题和工作建议。在人代会上,代表从候选项目中票选产生10个法治为民实事项目,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涉企执法监督、未成年人保护等多方面工作,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实现法治建设“人大可督、府院可为、群众可感”。

如何确保项目“落地有声”并产生实效?

针对以往法治建设监督抓手不足、效果评价不准、群众感受不深等问题,2024年,鹿城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鹿城区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方案》,成立以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以组织代表视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抓好项目实施,并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办理答复,力求件件监督落实。

5月23日,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祝凡率领调研组对公、检、法部门对法治为民实事项目的协同合作以及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公、检、法部门分别就打击“拒执犯罪”等项目的联合协作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向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工作汇报及进展情况说明。

image.png

开展打击“拒执犯罪”联合协作落实情况暨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

在过去的一年中,鹿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5次专题视察和座谈会,并对半年度的项目进度进行了及时通报。

听民声聚民智 促进项目谋划实施更接地气

法治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在监督办理法治为民实事项目过程中,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依托“三官一律”进站活动、代表e讲坛等平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在群众接待工作中了解到,2013年,陈老伯的儿子在一家企业工作期间,企业主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他借款。同年8月,陈老伯夫妇应儿子请求向银行借出30万元,陈老伯因此和该企业主产生了连带担保责任。2017年,企业主在偿还了本金30万元和部分利息后,仍有逾期利息、罚息及复利等69679.99元未结清,且无财产可供执行。作为担保人的陈老伯背负了债务,还成为失信被执行人。2024年8月,陈老伯因病治疗需求,向鹿城法院申请临时解除限制消费令。

“经过详尽的调查,陈老伯的情况符合个债集中清理机制的要求,但仍然需要多方面的核实和监督。”鹿城法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分析道。

如何防止出现债权人担忧的“假清理,真逃债”现象?

在个债清理程序中,通过鹿城法院创设的观察团和检察监督机制,由人民陪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等人员组成观察团对债务人进行观察,邀请检察院检察官进行全程监督,让债务人接受诚信监督,完美化解了这一难题。

2024年11月14日,债务人陈老伯夫妇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观察团围绕债务人是否“诚实而不幸”、债务人个人财产及家庭经济等情况展开激烈讨论,最终一致通过清理方案,银行同意债务人在偿还部分债务后免除剩余部分。会后,陈老伯及时履行了上述款项,法院帮助陈老伯申请解除失信、限消等限制措施。

image.png

法治为民实事帮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重启生活

2024年,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举办了10次以法治为民为主题的进站活动;“法惠民生·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项目成功实现了全区80个村、93个社区法律顾问的全面覆盖;“法助发展·入市第一课”项目成功举办88场宣传培训活动,覆盖超过20000家市场主体,成效显著。

image.png

针对外卖小哥等新业态就业人员开设公共法律服务点

多部门协同发力 推动法治为民实事行稳致远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经营外出人员优化审批手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积极融入社会和经济活动。”2024年6月13日,在丰门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温州市人大代表、律师陈兴良在与司法局等相关部门面商时提出建议。

为化解法治为民实事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鹿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专业代表作用,激发代表双岗建功热情,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基层治理。

为推动法治为民实事常态长效,鹿城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协作机制——与鹿城区人民检察院共同构建了定点法治宣传平台,选拔并聘用了检察联络员,实现了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的双向高效转化,形成了5项切实可行的协作机制;在“法护青春·与法同行”项目中,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酒吧、歌舞娱乐场所及向未成年人非法销售烟酒的商户,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综合整治行动。

image.png

“法护青春·与法同行”活动现场

与此同时,各行业各领域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助推法治为民实事落地见效。如在“法护平安·全民反诈”项目中,鹿城区人大代表、公安民警赵文婷牵头组建的温州五马“警言稚语”团队,举办了超过百场次的反诈直播间、小课堂活动;在“法助合规·行稳致远”项目中,李雪品、陈兴良等律师人大代表起草并编制了7部关于鞋革、建筑等行业的合规指引,创建了23堂合规标准课程。

image.png

律师人大代表作企业合规专题辅导

回眸2024,一项项监督工作的开展,一个个创新举措的实施,鹿城区人大常委会法治为民实事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法治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了一批法治领域民生问题,有力彰显了人大监督的力度和温度,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