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苍南:山坳古村的荧幕奇遇

时间:2025-02-21 15:37:23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佚名

结束但余温犹存的新春假期,给我们留下“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的记忆。

登顶祈福游、乡村年俗游、萌宠亲子游等主题依然是春节假期的常规线路,且火爆依旧,偏居一隅的苍南碗窑古村落却因一部爆款影视剧《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迎来别样的影视文旅游热潮,也引发我们对当下文旅模式的新思考:一部剧如何带火一座城?

image.png

碗窑古村。苍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统计,春节期间碗窑古村日均游客量逼近5000人次上限,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剧组同款打卡点前游人如织,游客们争相“复刻”剧中场景,直呼“一秒穿越到碧游村”。来自杭州的游客秦女士感慨:“这里既有剧中的奇幻感,又保留了原生态的质朴,仿佛历史与虚构在此交织。”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碗窑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瑰宝,更是影视创作的“天然影棚”。早在2005年,香港电影《长恨歌》便在此取景,王家卫镜头下的斑驳砖墙与朦胧烟雨,将古村的沧桑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今,《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再度以奇幻笔触激活古村,让年轻一代透过“异人世界”的滤镜,重新发现传统之美。

从“网红”到“长红”,从“流量”到“留量”,从荧幕到实景,影视与文旅的双向奔赴和融合互促,值得深思与探究。

在“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当下,影视剧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碗窑古村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这座承载600年制瓷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的热播,从静谧的浙南山坳跃升为影视文旅的鲜活样本。这场荧幕与古村的双向奔赴,不仅印证了文化IP的流量价值,更揭示了碗窑以古焕新的深层逻辑。 

image.png

碗窑古村。苍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故事”到“乡愁”的情感共鸣。影视剧的魅力在于用虚构叙事唤醒真实的情感记忆。当观众沉浸于这部影视剧的奇幻剧情时,碗窑的百年龙窑、青石古道与古戏台,不再是简单的取景地,而是串联起“异人世界”与乡土文化的时空纽带。正如游客在社交媒体留言:“走在村中,仿佛能听见剧中人的脚步声从明清老宅中传来。”这种跨越虚实的体验,正是碗窑作为活态文化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它既是剧中“碧游村”的神秘载体,也是现实中“浙南古村活化石”的生动写照。通过影视镜头,碗窑的制瓷非遗、山水格局与农耕文化被重新解码,游客在打卡“同款场景”的同时,自发探寻古村古戏台演出、古法制瓷等传统习俗,让乡愁从荧幕照进现实。  

从“取景”到“诗境”的美学赋能。碗窑的文旅突围,离不开其“天然影棚”的禀赋。村内吊脚楼依山而建,百年龙窑与玉龙湖碧水相映,构成“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山水画卷。影视镜头语言将这种原生态美学推向极致:晨雾中的青石巷、月光下的古水碓、斑驳的瓷器工坊,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诗画浙江”的意境。游客纷至沓来,只为在“同款机位”拍下“剧中同款大片”,甚至带动村内碗窑博物馆、清风馆等文化景点游客激增。这种视觉冲击的背后,是碗窑对古村落美学原真性的坚守——没有过度商业化的仿古街,只有延续百年的生活肌理。影视剧的镜头,恰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游客重新读懂“传统村落保护典范”的深意。  

从“剧情”到“秘境”的文化探掘。《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的热播,掀起游客对碗窑隐秘文化的探秘热潮。剧中“修身炉”的取景地——村内保存完好的清代陶窑遗址,成为游客必访的文化地标。许多人带着“解密”心态而来:触摸龙窑残壁上的陶土,参与陶艺体验,甚至沿着剧中角色走过的古道,探寻散落村中的百年水碓与古法瓷艺。这种“深度游”趋势,正推动碗窑从观光打卡地向文化体验场升级。据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参与陶艺制作、古村研学等体验项目的游客占比超40%,衍生消费同比提升25%。影视剧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碗窑“非遗+生态+民俗”的文化宝库,让沉睡的农耕文明在互动中重获新生。 

image.png

碗窑古村。苍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各地文旅竞逐“泼天流量”,如何让影视IP的“惊鸿一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细水长流”?

以当地文化为锚点,让“场景复刻”转为“价值共鸣”。纵观近年爆火的影视取景地,真正让观众念念不忘的,始终是根植于地域肌理的文化基因。反观某些景区简单复制“网红机位”,导致“千村一面”的尴尬,恰是忽视了文化根脉的深度开掘。让本土文化与影视创造交融,以全新的表达形式激活非遗技艺、传统文化等沉睡基因,挖掘文旅发展的深层潜力,让影视作品成为解码本土文化的“新钥匙”,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更高层次。

以体验迭代为引擎,让“快餐消费”转为“沉浸共生”。数据显示,78%的影视游客停留时间不足3小时,衍生消费占比低于15%。破解“快闪式旅游”困局,需要构建“影视+文旅+N”的复合业态。如开发影视剧主题剧本杀,打破游客与影视内容的隔阂;复刻剧中美食,将影视中的饮食文化具象化;探索影视主题民宿,从空间氛围营造上让游客置身于影视世界。影视场景生活化的创新,既延长消费链条,更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新。

以长效机制为保障,让“野蛮发展”转为“双向赋能”。横店影视城年接待剧组超300个、衍生文旅收入超200亿元的实践表明,影视与文旅的深度融合需要系统化支撑。温州可借鉴剧组服务专班模式,建立取景地资源库、协拍服务清单,打造浙南“天然摄影棚”品牌;设立文旅影视融合发展基金,支持在地文化IP影视化改编;培育影视旅游管家等新职业,让村民从群演变为文化讲解员。以影视与文旅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当镜头里的奇幻世界照进现实中的烟火人间,期待更多文化地标在光影流转间完成“破茧蝶变”,让每一场“荧幕奇遇”都能沉淀为润泽乡土的绵绵春雨。

(苍南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