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垟田社区的“鹿小铺”便民角,理发推剪的嗡鸣声与街坊的谈笑声此起彼伏。“办个事下趟楼就行了,像个小超市一样,真是方便。”李爷爷看着镜中利落的发梢渐次成型,乐呵呵地和身后排队的老邻居聊起社区新气象。
作为温州西部时尚城的民生前哨,双屿街道以党群服务集成式改革为剪,以群众需求为梳,在空间焕活、服务提质、治理破界中,修剪出一幅“烟火日常”与“治理新景”相融的温情图景。
空间蝶变从办事窗口到幸福入口
“以前居民来我们社区主要是过来咨询办事,现在这里变成了‘家门口’的多功能厅。”站在垟田社区“时空魔方”大厅里,社区书记吴莉莉指向大厅内的功能区域,“这里上午还是老人书画室,午后变成居民手工艺品展销区,傍晚则切换为少儿趣味课堂。”
理发区域。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种转变在双屿并不是个例,以资源融合度、功能实现度、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双屿街道把党群服务中心体系与社区服务综合设施体系、家门口服务体系紧密结合,运用“折叠空间”理念,大力推进7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场所迭代升级,让60%社区服务场所的面积用于服务居民。场馆更新的同时,该街道还推行“分时运营家”计划,引入壹星酿等社会力量打造服务“格子铺”,错时开放闲鱼循环站、小修小补角、美甲美发区等特色区域,日均服务超200人次,真正将“市井烟火气”聚在居民家门口。
服务迭代从被动输血到造血增值
锚定服务供给主体不足难题,双屿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破过去的打包式党群服务体系,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孵化社会组织、建强服务团队,推动党群服务提质增效。目前,该街道已先后引入城发集团、同人书院、至善关怀中心等8个多元主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托育、书法、音乐等多项便民服务。
手工培训。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针对辖区内全职妈妈、失业待业人群等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难、增收渠道少等现状,双屿街道还联动申通、康奈等24家联建单位开设制鞋、快递打包等专场培训,孵化“阿嬷手工坊”“直播达人团”等创业社群,由社区基金通过原料预购支持“鹿小铺”运营,销售利润则反哺服务升级。
价值共振从单向服务到双向奔赴
为增强干群关系,扩大治理“朋友圈”,双屿街道把群众急难愁盼事办成暖心放心事,推动社区治理与党群服务双强互促,依托“凉亭议事会”“营楼煮茶”等接地气的形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00余条,“跑步”解决停车难、工程扰民等民生要事。同时吸纳辖区团购团长、跑团团长共创“志愿团购幸福”项目,居民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可兑换“鹿小铺”商品;孵化“阿姨帮帮团”等西部社群15个,壮大基层党群服务队伍,参与平安夜巡、矛盾调解等,让居民逐渐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
温暖服务。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街道暖新驿站的不断扩面和暖心服务,新就业群体既有了遮风挡雨的“家”,也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通过安全隐患“随手拍”、买药送菜“随手带”等方式,双屿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治安巡逻、服务群众等工作,让他们在感受城市温度的同时,也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增量。
双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党群服务集成式改革破题基层治理新路径。从创新优化专业服务供给模式、壮大优质专业服务供给主体、构建专业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机制等方面持续探索,用心用情用力破题,推动集成供给改革走深走实。(温州市鹿城区委宣传部 施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