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靠港,“码”上来电。据温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消息,1-2月温州港口岸电完成用电量19.36万度,同比增长90.19%,增速跃居浙江省第三,目标完成率达16.74%,靠港期间污染物减排效率超90%。
自2021年长江干线港口和船舶岸电创新发展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以来,船舶岸电成为温州港口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重点工作之一。船舶停靠在码头后,随即停止使用船舶上的柴油辅机,转而通过符合规范的岸电连接装置向船舶供电。岸电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对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瓯江沿线17个港口码头平均每月为靠港船舶提供374次岸电服务。”温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温州市靠港船舶岸电应用快速发展,其中包括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岸电覆盖率。目前,温州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646万元,建成沿海码头岸电设备38套,实现“沿海五类专业化”码头泊位100%岸电覆盖。
此外,通过统一接口标准提升岸电兼容性。温州市港航管理中心联合乐清湾海事处、电力部门建立岸电接口技术规范,推广转换接头技术,实现多电缆并行供电系统兼容运行。同时,强化监督指导提升岸电使用率。依托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系统,温州市还开发了电子围栏预警功能,对靠港超2小时未接岸电船舶实时预警,并将未接岸电的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下阶段,温州市将持续推进温州港沿海码头岸电应用建设。预计年底,温州港口年岸电使用量将突破150万度,相较燃油供电方式而言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吨,节约燃油成本超200万元,基本实现靠港船舶污染物“零排放”。(温州日报 刘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