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近日新开园的温州市瓯海区秀屿滨水体育公园成了热门打卡地。该公园总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绿地率达65%,是一处“天然氧吧”。公园内设有球场、儿童活动场、智能健身步道、轮滑广场、飞盘基地等配套服务建筑,成为集运动、休闲、生态于一体的全龄友好型运动空间。
温州市瓯海区秀屿滨水体育公园 图源:温州日报
作为全省唯一获“十四五”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全民健身项目,秀屿滨水体育公园以“全龄共享、智慧融合”的创新模式,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活力新地标。公园融入“体育”和“全民健身”两大元素,以“专业赛事+大众健身”的双轮驱动,串联起温州龙舟运动中心、瓯海奥体中心,构建起覆盖全片区的体育服务网络,实现全龄化免费开放,有效破解了瓯海中心城区健身空间不足难题。
在温州市中心飞霞北路,月亮湾公园经过4个多月的升级改造,从“城市荒地”成功蜕变为居民日常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属地五马街道在保留原有江南水乡特色风貌的基础上,对公园的基础设施、绿化种植等进行全面规划建设,还新增了儿童游乐区,滑梯、旋转转盘和攀爬坡等设施与周边的景观融为一体。另外,瓯海南部新区首座儿童友好主题公园(茶山中心区公园)也已开园,大大提升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感。
根据近日市住建局发布的《温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年)》,我市公园将继续增加,到2035年,中心城区将拥有34个自然郊野公园、213个城市公园、500个社区公园和均衡覆盖的口袋公园。市辖区也将新增14个郊野公园、95个城市公园和300个社区公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百米见园”。同时,通过“自然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体系,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将达92%以上。这意味着无论住在繁华闹市还是老旧小区,步行几分钟必能邂逅一片绿色。
在这份新出炉的规划蓝图中,我市将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三级生态网络:市域层面打造“一屏、一带、四廊、四片、两网络”,中心城区形成“一屏十二廊、一心多园”,市辖区构建“一心多园、一环二十二廊”。规划将山林、河湖、海洋纳入统一生态网络,通过“蓝绿交织”的空间布局,为“山水公园城市”精心设计生态骨架。(温州日报 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