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试点的“乐清经验”

时间:2025-08-18 15:44:38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刘敏敏

近日,浙江省2025年度城市更新城区、片区试点名单公布,温州乐清北大街更新片区、柳市镇东风工业园更新片区、大荆镇风貌区上榜。

这三个片区各具特色,从历史文化街区到老旧工业区再到城乡融合区,覆盖了城市更新的主要类型。

“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主场’。”乐清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北大街:千年古街的“温柔”新生

走进乐清老城区的北大街,仿佛触摸到城市生长的年轮。这条拥有1600多年历史、呈独特“鱼骨状”布局的老街,263间老房子承载着从明清到民国的建筑记忆。这里的更新,更像是一次精心的“修复术”。

北大街片区改造前。乐清市住建局供图

工程团队秉持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一房一策”、“对症下药”。老门台、山墙、墀头等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特色构件,被小心翼翼地拍照、编号、收纳,修缮时再原位复原。室内进行加固,杂乱的管线埋入地下,消防设施悄然增设,既消除了隐患,也悄然提升了居住的安全感。斑驳的外墙被保留下来,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更新不只是为了“好看”,更要“好用”。老建筑被赋予了新的活力:蔡墨林文具店旧址引入了活字印刷体验,老工商所变成了手冲咖啡空间。网红餐馆与百年老店相邻,数字光影秀与非遗市集轮番登场。招商工作严格把关,目标是让这条老街既成为一本鲜活的“历史书”,也成为一个充满创意的“生活场”。尤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没有赶走“老面孔”,而是努力让原居民能“住得好,留得下”,乡愁得以安放。

柳市镇东风工业园:老园区的“高效”转身

在“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占地约380亩的东风工业园是乐清低压电气产业的摇篮。然而,历经30多年风雨,厂房老旧、容积率低、亩均效益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它的更新,核心在于破解厂房老旧、容积率低、亩均效益低、线网杂乱、整体形象差等难题,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柳市镇东风工业园区城市更新试点(厂区)旧状图。乐清市住建局供图

面对园区内厂房老旧、工业用地低小散等“硬骨头”,柳市镇探索了一套务实的方法。最具创新性的是“联合建设、定量分割”模式:对于面积小、形状不规整的地块,比如9号地块内东润、龙牌等8家单位,先将村集体建设用地、夹缝地等碎片化土地回收并宗,然后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建成后,再根据企业原有土地面积和新的容积率折算成建筑面积,进行产权分割登记,最大化利用了土地。

同时,灵活运用“功能置换”盘活空间。为了解决园区用电难,将原金马公司用地置换给110KV变电站扩容;为了改善企业通行,将园区核心位置的东风合作社集体用地置换给金马公司;35KV变电站用地则置换给东风合作社,与周边村集体土地合并开发。这些腾挪,在不减少企业土地的前提下,理顺了功能布局。

改造后的东风工业园,不仅是生产空间的重塑,更是产城融合的尝试。建筑面积预估将从24万平方米跃升至70万平方米,

预计年产值增加25亿元,税收增加十倍以上,达1.5亿元。更显著的变化是配套:新增超过7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和3300平方米的公共停车场,滨水步道串联起慢生活区;规划建设1.2万平方米的新居民居住中心。这意味着,未来的园区,员工下班后可以就近休闲、购物、居住,从单一的“厂区”向综合的“产业社区”转变。

大荆镇风貌区:城乡之间的“共富”纽带

乐清北部的大荆镇,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和独特的石斛产业,正在探索一条城乡融合更新的路径。其“石斛名镇·康养福地”城市更新片区,总用地面积约50公顷。

大荆全景。乐清市住建局供图

片区根据现状存在的“有特色缺修缮、有系统缺贯通、有历史缺展陈、有条件缺融合”等关键痛点,围绕建设目标,按照“交通、文化、产业”等三大要素板块,提出“道启康庄,路引共富”、“古建盘活,文化展览”、“生态宜居,补齐短板”等三大行动策略,形成总体目标“重现山川秀丽、点缀人间烟火、描摹一幅康养福地画卷”。

产业是这里的根基,也是更新的着力点之一。大荆镇拥有深厚的石斛种植基础,但过去产品附加值不高。更新策略聚焦于“点-线-面”联动:以“点”上的铁皮石斛田园综合体为核心,串联起“线”上的主干道路风貌提升,最终带动“面”上的石斛小镇产业园升级,推动产业向主题游乐、田园休闲、旅居度假、科普教育等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构建起一个辐射15平方公里的田园综合体网络。

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是片区的宝贵财富。更新注重活化利用:改建久防大桥,修缮丰富历史人文展馆内涵;建设大荆文化展览馆,让荆雁文化、农耕文化等得以系统展示和传承。依托美丽的石门潭,打造总长约3.5公里的滨水游步道,构建“5分钟亲水生活圈”,显著提升人居环境,让“推窗见绿、出门亲水”成为现实。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是关键一环。建设珠岭村文体中心,强化康养定位,规划引入省级赛事,并结合大荆武术文化打造特色IP。据悉,片区近期将推进5项工程,总投资3.1394亿元,后续还有6项工程计划开工,持续为这片城乡融合的“样板地”注入活力。

这三条路径,没有固定的模板,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尊重原有肌理,解决实际问题,让更新真正服务于人、赋能于产、融合于城。从北大街的“精雕细琢”,到东风工业园的土地与产权革新,再到大荆镇的产业与生态联动,乐清的城市更新,用一场场因地制宜的实践,用空间的再造回应着发展的需求。它们的探索,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城市更新实践,提供了一份源自基层、重在实效的“乐清样本”。(刘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