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藤桥“乡村CEO”郑建忠的助农致富经

时间:2025-08-19 15:28:50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谢锦哲

image.png

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乡村CEO”郑建忠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发钱啦!发钱啦!”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乡村CEO”郑建忠提着一袋子现金,准备分发上半年售卖村民农货的收入。由于大部分村民没有智能手机,每到发钱的时候,他总要去镇上的银行提取现金,大到百元,小到一角,而后一分不落地交到村民手中。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的17个新职业之一,被誉为“乡村CEO”,逐渐成为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郑建忠便是其中一员。

“大家脸上的笑容,让我感觉非常治愈。”郑建忠说,自2023年底担任藤桥镇“乡村CEO”后,每次给村民发钱,是村民们最快乐的时候,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从音乐老师到“土专家”:他的转型有点“野”

大学毕业后,郑建忠曾做过音乐老师,而后自己创业从事音乐教育培训,并在许多城市承揽过明星演唱会和大型音乐会。2023年9月,浙江正式启动“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作为藤桥镇岙底村人,郑建忠决定回村试一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钱已经赚到了,还想实现社会价值”。

于是,在外闯荡十多年后,郑建忠入职藤桥镇级强村公司温州岙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岙汇旅游”),担任“乡村CEO”。他任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村民。岙底片的十多个村子,郑建忠和同事走了一遍又一遍,村里有几户人家、有什么土特产、有哪些可以盘活的闲置劳动力等,郑建忠都一一摸清。

一开始,大家还不认识这位戴眼镜的“乡村CEO”,如今村民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而且大部分村民有他的联系方式。他的皮肤也在田间地头晒得黝黑,短袖袖口处有一条明显的“黑白分界线”。

“说到藤桥,大家都知道熏鸡、鸭舌,其实我们也有笋干、高山野茶这样的山货,是值得推广的纯天然农副产品。”对于藤桥的特色农产品,郑建忠如数家珍。

藤桥镇作为业态多元、基础坚实的农业强镇,耕地面积2.33万亩,种养条件优越。扎根乡野的这一年多,郑建忠变成了一个“土专家”,哪个季节产哪种农作物、什么天气去收货等情况,他都一清二楚。“现在这个时候,挨家挨户都在晒刀豆干,但是量还不多,我再过半个月去收,货就充足了。”

从助农专线到上门收货:看农货如何出村

郑建忠坚信,想要做好“乡村CEO”,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助农的心。“我们要站在农户和村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那些能够切实帮到他们的发展路径。”郑建忠认为,“乡村CEO”更像一座桥梁——既要扎根基层倾听民声,又要精准对接政策资源,成为连接百姓与政府部门的纽带。

2024年2月,温州市交运集团开通了温州市首条助农扶农公交专线——10路助农扶农专线,公交车清晨4时多就从藤桥首末站出发,村民坐上这趟车,刚好能赶上早市的黄金售卖时间。

专线的开通,让沿线村民感受到相关助农政策带来的红利。在此基础上,郑建忠也在思考能否更大程度地减轻村民跑物流的负担,他认为集中收货、统一销售就是一个好路子,并且自驾“上门收货”。

收过来的山货卖到哪里?郑建忠表示,他们与市区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固定的供货渠道,有时也会将山货制作成礼盒的形式线下销售。今年6月以来,他们也在尝试直播带货,为藤桥农产品“走出去”创造更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岙汇旅游也会承接一些河道清淤、公路养护等小型工程,盘活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为这部分村民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

不过,郑建忠说,助农路上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农产品储存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储存条件不是很好,许多农产品是需要冷冻储存的,但是我们的资金不足以建冷库。”郑建忠坦言,按照整年的销售计划,收过来的山货大部分能卖出去,但也有小部分因储存不当变质而无法出售,比如上半年收到的一批笋干,部分已经发霉。

从经常加班到拍短视频:谱写“丰收交响曲”

对于这位“乡村CEO”,岙汇旅游项目经理姜可用了三个词评价——耐心、细心、热心。

姜可回忆,今年上半年,他和郑建忠一起去戍浦村做流转店面的工作,由于该工作涉及的人多、面广,需要多次实地走访劝说。“村民时常要去田间地头干活,有时会和我们的工作时间重合,他就提出利用村民回家吃饭、我们午休或是下班时间去做工作。”姜可表示,在工作方面,郑建忠总会考虑到这些细节,加班是常有的事。

“他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村民们的收入实实在在提高了。”说起郑建忠,藤桥镇岙底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苏立文语气里满是赞许。

空闲时,郑建忠也会拉着同事拍一些土味短视频,宣传家乡的特色资源。用中式英语带货山福杨梅、在玉米地里用玉米杆扮演交响音乐家、扮作超人宣传土特产……郑建忠以年轻人的视角,不仅激发了年轻人对乡村的关注与热情,也展现了新农人用创意点亮田野的无限可能。

“现在的乡村有许多机遇,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乡村、扎根乡村、热爱乡村。”郑建忠表示,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从创业扶持到技术培训,从金融贷款到用地保障,为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岙汇旅游公司就有不少年轻人。

此前,岙汇旅游在藤桥石垟村和底坦村的高山上投资了130多亩旱改水项目。待到金秋时节,层层梯田将翻滚起金色的稻浪,沉甸甸的稻穗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也将化作村民鼓囊囊的钱袋,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的注脚。(温州都市报 谢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