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曹村看灯会,路不好走还没地方停。现在钱马线通了慢行道,停车场、充电桩一应俱全,游客明显多起来。”温州瑞安曹村镇农家乐老板李大姐的账本,记录着道路整治带来的红利。
环天井垟慢性系统。瑞安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三年时间,瑞安在113公里城乡道路上精雕细琢,构建起“入温通道—城镇干道—乡村联网路”的整治体系。马屿高速口连接线至洋凰线、钱马线、曹村的精品示范道路,串联起耕读广场、天井垟田园综合体等景点。环天井垟10.2公里休闲绿道旁,风筝节、龙虾节轮番上演,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
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的复兴更具深意。瑞文高速平阳坑口至展示馆路段整治中,党员带头清扫街巷,路域环境焕然一新。依托这条“文化专线”,木活字研学游蓬勃兴起,接待游客10万人次,研学团队4万人次,1100万元旅游收入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三分建设、七分管养”的理念更是在瑞安落地生根。瑞安创新养护机制,实行专项工程打包招标、“特桥特养”模式,建立月度评查制度,让干线公路优良路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公路中等路率超90%。
瑞安以大手笔投入、一盘棋布局、高质量管养三线并行,从通衢大道到山间小路,让条条道路皆成民心路、致富路。
收官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瑞安用精心与匠心,让道路成为城市品质的彰显;以创新与融合,赋予道路带动乡村振兴的力量。这些道路不仅是交通脉络,更是城乡发展的希望纽带,持续推动着温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