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钢结构拼接精度,安全绳一定要系牢!”清晨7点,在长三角一体化乐清产学研基地的文体中心屋面平台上,中国一冶乐清项目党支部书记吴俊峰正拿着对讲机叮嘱施工人员。不远处,图书馆湖心工地的塔吊缓缓转动,将钢筋物料运向五层作业面——长三角一体化乐清产学研基地项目,正在建设者的汗水中加速成型。

长三角一体化乐清产学研基地项目(效果图)
据悉,基地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胜利塘北片,建设内容为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截至目前,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完成92%,装饰装修、室外配套等各工序正有条不紊按计划推进,项目计划建成投用时间为2026年9月,投用当年校区在校生规模为3000人左右。

党建共建活动
这样的建设速度,离不开一支“红色先锋队”——乐清项目党支部。党支部于2024年1月成立,如今已有正式党员13名,党支部书记1人、支委会委员3人。35岁以下青年党员5人,占比42%。
近年来,基地项目积极创建“党建+”模式,与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核心工作相结合,推动党建与生产融合、助推建筑业行业发展提质增效,以党建助推项目高质量发展。
“安全生产永远是第一位!”这是党支部书记常说的一句话。基地项目通过“党建+”模式,围绕项目安全生产进行深耕细作。每天开工前,党员都会先对工地危险区域进行巡查。去年夏天,党员邱奎在检查卸料平台时发现卡扣松动,立即叫停作业并组织整改,“要是晚发现一步,后果不堪设想。”正是靠着这样的“较真”,项目开工至今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
进度攻坚上,项目党支部更是“急先锋”。党支部坚持以狠抓工程进度为导向,严控质量为推手,促使党建工作融入项目生产和日常管理中,紧紧围绕施工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狠抓工作落实。经过项目管理团队的不懈努力,先后实现了项目施工关键线路2024年底主体地下室完成、出正负零,2025年4月最高单体国际交流中心主体结构封顶等重大节点。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项目搭建BIM5D+智慧工地决策系统,将现场系统和硬件设施集成到统一平台,把产生的实时数据和模型形成数据中心,建设一个数据实时汇总、生产过程全面掌握、项目风险有效降低的“项目大脑”。“我们通过‘党建+智能建造’模式,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工地,党支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学习智能建造领域知识,依托这一‘项目大脑’,应用智能化设备对危大工程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迎国庆、升国旗”主题党日活动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座谈会,深化“幸福之家”“和谐寝室”“最美办公室”等创建活动,推进“夜校大讲堂”“员工应知应会”等常态化活动……乐清项目党支部让工地上不仅有建设的“速度”,更有“家”的温度。党支部通过“党建+员工幸福”“党建+文化建设”等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家”文化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项目生产经营,做到职工有所呼、支部有所应,职工有所求、支部有所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整体风貌,不断增强项目整体软实力。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央地共建,继续拓展‘党建+智能建造’‘党建+市场开拓’等模式,不断促进党建与施工生产深入融合,将党的优势转化为建设动力,让学生们早日走进这所‘山海书院’。”项目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蔡慧慧,中国一冶乐清项目党支部邱奎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