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新时代村社组织“健康运行十条”新闻通气会在温州广播电视中心发布,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胜杰出席并致辞。
今年,根据省市委统一部署,温州市紧扣“五好两确保”目标,以“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心,跟问题叫板、向顽疾开刀、跟科技借力,市县乡村四级干部连续攻坚奋战161天,于12月15日全程全面高标高质完成3621个村社“两委”换届,达到了历史最好成绩、浙江省领先水平,实现了由“五期叠加”向“五力提升”转变。当前,换届“前半篇”已翻篇归零,“后半篇”健康运行更为重要,亟需通过规范运行激发村社干部担当作为、呼应基层群众期盼,推动村社事务科学决策。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边换届边探索,不等不靠,下好“先手棋”,研究出台了新时代村社组织运行“十条意见”。
据了解,“十条意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构建“全链条”管理激励制度。明确村社干部县级管理职责,实行村社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建立个人重大事项报备制。加强镇街对村社组织调控管理,建立“双述双评双推”制度,根据履职践诺结果视情采取约谈、停职教育和“一免三免”措施。落实村社干部坐值班制度和请销假由乡镇(街道)审批制度,实行驻村社干部村(居)务会诊日等“三日工作法”。加强村社干部激励保障,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绩奖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经营发展奖励和克难攻坚奖励制度,加大不实信访澄清正名力度。
二、建立“规范化”议事决策机制。健全村社党组织领导下民主议事决策机制,深化落实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实行村级财务支出“联审联签”,落实驻村社干部审核把关责任并与村社捆绑考核。制定村社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履职干事清单、履职负面清单等“三张清单”,明晰村社干部工作职责要求和权力边界,为村社干部立下“铁规矩”。
三、织密“全方位”监督约束体系。规范“三务”公开,实行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重要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发挥村(居)监会监督作用,实行村级财务收支事前申请、事中监督、事后审核。推行村社班子届期内审计和巡察全覆盖,对优亲厚友、连续两年考核排名靠后等情形依法依规处理。提升村(居)民代表履职监督水平,实行村(居)民代表轮流列席村(居)务联席会议,实行村(居)民代表担任微网格长,建立不适任村(居)民代表退出机制。推进“云上村社”建设,打通“三资”智慧监管、村(居)务“码上监督”“阳光村(居)务卡”等系统数据通道,提升村社“整体智治”水平。
据温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推行的“十条意见”主要有四个特点:举措严管厚爱。按照“像管理乡科级干部一样,管好村社书记”理念,把村社干部纳入干部规划管理,实行“提级式”管理、“刚性化”退出、“链条式”培育。规则民主高效。采取严明权责底线、细化决策流程、健全评议机制等措施,确保规范有序、协调运转。通过开展村级巡察审计、强化镇街审核把关权、做实村(居)监委会、强化党员群众监督,打造全闭环、全链条的监督管理体系。激励精准适用。从政治待遇、薪酬保障、日常关爱等各个层面上加大激励力度,做到“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
下步,各地将结合实际进一步抓好“十条意见”细化落实,积极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县乡示范点。同时,组织开展成效比学,掀热度、赛进度、比亮度,推动村社组织运行持续规范、务实见效。新一届村社干部也将通过开展“入户听声”“三问一听”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十条意见”政策,共同推动制度落实。
会上,温州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及鹿城区、瑞安市塘下镇、瓯海区娄桥街道东风村等单位负责人作相关工作介绍。(温世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