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特色+亮色”打造温州幸福城市新篇章

时间:2020-12-22 14:51:04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金圆圆

“‘温州’两字,代表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也蕴含着对温馨、温暖、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解读温州“幸福密码”时这样表示。温州已连续两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对这座城市名字的最佳诠释。

温州,正展现出幸福感的底色、特色与亮色——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看得见山、望得到水、留得住乡愁”,描绘温州幸福感的底色;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补齐,谱写出温州的幸福特色;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走出具有温州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道路,构筑起温州幸福感的亮色。

温州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苏巧将 杨冰杰/摄

增“颜值”强“气质” 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十三五”期间,温州以规划为引领,拉开城市框架,引导人口、产业向城市化重点地区和国家级、省级重大产业平台集聚,优化城市布局;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94平方公里,提升15.1%,并完成包括供水、城市地下管线、通信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7个,提升城市能级;精雕细琢瓯江两岸、塘河沿线、三垟湿地、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地标,以点带面扮靓城市面貌,增强城市颜值;社区公园、中小学、卫生医疗的“步行15分钟抵达”覆盖率已达75%以上,同时做好“未来社区”的研究设计,做优城市品质。

三垟湿地西环线“花溪花岛”夜景 金剑锋/摄

“我们依托生态本底,护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让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冯金考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查处违法占用耕地4648.86亩,减少地质灾害隐患点1385处、受威胁群众46368人,造林20.8万亩,“蓝色海湾”项目洞头一期带动1000多名的渔民转产就业,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作为全国生态修复唯一典型,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

“蓝色海湾“一期项目洞头韭菜凹沙滩生态修复成果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伴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温州建设的全面推进,温州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绿色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二,市区空气优良率96.7%,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了45.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100%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全省最好……这一切离不开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的执着付出,“‘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70多万人次、检查企业26.6万家次,下达处罚决定书7935件。”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高永兴说。

中央绿轴城市设计效果图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安居”迈向“宜居” 打造城市幸福特色

从“住有所居”迈向“安居宜居”,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和城乡人居环境,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温州让城市更宜居、市民生活更幸福的努力方向。城乡危旧房对一个城市来说既影响美观,又蕴藏危险。温州以行政村“整村”改造为目标,“集中发力,连片改造”,联动实施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和违章建筑拆除整治。2017年以来,温州改造成效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实现“动态清零、一户不漏、长效治理、走在前列”目标。老旧小区改造初见成效,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6个、开工率220%。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3台,完成率129%。

鹿城集新未来社区效果图(具体以实际建成为准)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除旧的同时,布新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三年来,温州全市“大建大美”累计开工项目996个、建成项目675个、完成投资3011亿元,高品位呈现“温州外滩”、三垟“生态客厅”和中央绿轴“活力走廊”城市新貌,重塑五马街区“斗城记忆”,打响了瓯江夜游、塘河夜画等一批月光经济品牌,城市形象品味显著提升。

大建大美 赵用/摄

城市基础设施也在持续完善,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在以“外快内畅”的目标要求下,温州市住建局构筑布局完善、级配合理、功能明确、管理先进的市政道路网络,五年来打通多条断头路、建成多个公共停车场,缓解了市民“行车难”“停车难”。“明年,我们将实施‘百项庆百年’市民体验活动,推出‘大建大美’重点建设项目100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8个、公共民生项目48个、产业发展项目34个。”温州市住建局局长周守权说。

还有,曾经只有袖珍型的中山公园、环卫设施比较简陋的温州,如今在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措并举下,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市民乐享幸福生活。现在的温州,在家门口就能休闲散步、健身运动;提升后的公厕设有书吧休闲区,配备了WIFI、书籍、座椅、自动储物柜……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一园一品一特色”,累计打造主题公园30座、微型公园100座;利用“公厕革命”机会,创新推行“爱心驿站”与“公厕革命”的融合发展,城镇公厕颜值大提升,为环卫工人、户外劳动者和如厕市民提供休憩服务,成为了体现人文关怀的爱心驿站。

马鞍池郁金香主题公园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此外,综合行政执法局高标准打造“一路一景一特色”的景观大道,九山路焕然一新,可谓花团锦簇、林下清幽。

“近年来,我局全力推进道路综合整治,累计整治城市道路56条、背街小巷34条,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小)半个市区面积。”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曾恩伟说。

九山路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面子”美“里子”实 沉积城市幸福亮色

基础设施建设让温州有了强健美丽的身躯,文明城市创建让温州拥有高尚优雅的灵魂。“创建文明城市,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徐伟中说。

温州道德馆 温州鹿城供图

近年来,温州聚焦“舒心”“暖心”“放心”“润心”,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和品行气质,让每个温州人都成为文明的代言人。

作为全国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城市,温州创新举措、大胆探索,深入实施移风易俗“六大行动”,推进改革攻坚年行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全市共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9万多起,为群众减轻资金负担约80多亿元,被群众称为减负工程、民心工程。

文成县百丈漈镇西里村传统婚礼进文化礼堂

民营经济活跃的温州,还坚持十九年推进的“8·8诚信日”系列活动,持续擦亮“信用温州”金名片;民间公益叫响全国,“红日亭”不仅成为温州慈善地标,更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3777个各类民间道德奖、“明眸皓齿工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的设立,形成温州人“商行天下、善行天下”的独特道德现象。尤其是疫情期间,内外温州人守望相助,生动地向外界诠释了温州城市的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在温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引领思想、惠及百姓的重要阵地。

红日亭

不仅如此,温州还探索“德法双治”,走出温州路径。温州从立法层面推动交通管理“顽疾”整治,走出了三个全国第一:开出整治“斑马线上低头族”全国首例罚单、全国首创快递外卖行业“四色考评”、全国首创地方立法治理“僵尸车”。率全省之先打造的“礼让斑马线2.0版本”,让市区斑马线守法率达98.81%,“车让人,人快行”已逐渐成为温州的文明符号。

平阳启动建设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

2515家文化礼堂、88家24小时无人值守的“城市书房”、全国首创公益图书漂流平台BRT城市书巢遍布温州,结合百姓书屋、文化驿站、百姓健身房等打造的“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让温州公共服务持续向好,持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11月,温州再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温州正持续擦亮文明城市的“幸福亮色”,努力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金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