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照料植物人儿媳17年 温州好婆婆郑雪兰用柔韧的身板撑起普通家庭的幸福

时间:2021-09-16 14:25:00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潘金花 金朝丹

天色刚亮,在永嘉县岩头镇岙底村,73岁的老人郑雪兰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除了操持一家人的伙食,49岁的儿媳周彩宵,也需要她的照顾。

17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周彩宵不幸成了植物人。17年来,丈夫不离不弃,婆婆长期照料,周彩宵的病情逐渐好转: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以及做一些简单交流。因为人间真爱,在山村里,生命有了奇迹。

唤醒植物人儿媳

眼下的楠溪江,水稻尚青,悄然渐熟。山村静谧,时光流淌。

当天,公公一早下地忙农活,丈夫在村里打零工,家中只有婆媳俩。17年如一日的照料,婆媳俩已经“配合”得很默契:洗漱、擦身、按摩……

新的一天就此开始!

这个家庭的变故,还得从2004年说起。当年正月初,周彩宵和亲戚一起看望因车祸住院的妹妹,在马路上刚下客车,不巧被另一大客车撞倒。周彩宵大脑、颈椎遭受撞击。当时经永嘉县公安局刑事技术检验所鉴定,为四肢肌无力四级,大小便失禁,轻受智力缺损,反应迟钝,日常生活有关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车祸后,周彩宵在医院治疗8个月也不见好转,成了无意识状态的植物人。看着年轻的儿媳因车祸重伤成这个样子,郑雪兰十分痛心。医院治疗无果,最后家人商量,把儿媳带回家中照料。这个重担,就落在了郑雪兰肩上。

当年,周彩宵的大女儿10岁、次女9岁、小儿子6岁。

面对年幼的孙辈和植物人儿媳,郑雪兰要照顾周彩宵生活起居,还要照看三个年幼的孙子和孙女。

虽然压力不小,但郑雪兰坚信,悉心照顾,坚持康复治疗,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为了让儿媳能够恢复肢体知觉,郑雪兰给儿媳揉捏麻木的四肢,敲打背部肌肉,不停和她说话,以此唤醒大脑意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发生了,两三年之后,周彩宵开始慢慢苏醒。

只要活着就照顾她

看到儿媳好转,让郑雪兰对恢复身体运动机能有了信心。此后体型偏瘦的郑雪兰,每天都会帮助儿媳练习坐起、站立,一个人服侍儿媳大小便,有时累得直不起腰。 

如今的周彩宵虽然视力不清,但在婆婆搀扶时,可以慢慢走上几步,还能和人进行简单沟通,郑雪兰辛苦却也欣慰。为了照顾儿媳,这些年,她很少走亲访友,更是从不出远门。

17年来,郑雪兰白了头发。长年累月的劳累,加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可她没有半句怨言。

“她以前待我好,现在需要我了,我自然也要待她好。”郑雪兰说。

周彩宵也是岙底村人,23岁嫁到了婆家。家境并不富裕,但丈夫老实本分,也待她好。

自从嫁进门后,周彩宵孝顺贤惠,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老人的心坎里。周彩宵父母已经过世,郑雪兰说,儿媳成了残疾人,她于心不忍:“我就把她当自己的女儿,只要我还活着,就会好好照顾她。”

潘金花/摄

如今周彩宵的子女都已长大成人,外出务工,近年来家中经济也逐步改善。周彩宵每月医药费开支需上千元,儿子有时会将工资交给家中补贴家用。

郑雪兰日夜悉心照顾儿媳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村民都交口称赞:“每天照顾儿媳妇,她想吃什么就给烧。”“这么好的婆婆,打着灯笼也难找。”

“村里人大家坐在一起也说,她对生病的儿媳都这样好,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儿媳好,对自己的子孙后辈也要这样好。”岙底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冬梅坦言,好婆婆郑雪兰是全村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行为,带来了村里的好风气。

笔者手记:

“激活”人间善与爱

在质朴的农家中,可能不谈及“爱”,但婆婆郑雪兰用行动在诠释爱,并最终演绎出生命的奇迹。

生命无常,遭遇不测,有很多东西必须依赖,比如医生、药物、器械等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生命的救助,还有人间的至亲至情、至真至爱,还有家人朋友的不离不弃、坚守如一。

周彩宵很不幸,突遭变故致残。但不幸中她也很幸运,久病床前,家人用至今17年的悉心照顾,让她苏醒,让她好转。长年累月面对一个植物人,辛苦程度可以想见,尤其是家境不好,尤为艰难。

但一分付出,总有一分回馈。周彩宵能走几步路,能说几句话,就是巨大的收获。而照顾儿媳的真情投入,由此获得村民认可,成为一个地方的榜样,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收获。

生活不易,日复一日的日子,不需要细腻的情感表达,但我们应该坚信,帮衬与扶持,会让善与爱被“激活”,成为彼此前行的动力,成为生命奇迹中的注释。( 潘金花 金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