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窗,敲开一扇门,让非遗文化从历史殿堂走进现代生活。为弘扬温州传统地域文化,凝聚良好社会文化共识,10月22日,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以其非遗体验基地为依托,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非遗系列公益活动。
“米塑一开始被称为‘寿桃’,它是温州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活动伊始,米塑技艺传承人董希造以“普通话+方言”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温州米塑的历史和特点。其后,董老师便逐步拆解米塑制作的过程,在他的精心指导下,现场的活动参与者们通过揉面团、戳小孔、捏绿梗等方式,制作了出一只只生动可爱的米塑橘子。“我们今天学的手法非常实用,大家平时在家里还可以试着这样去捏包子和饺子。”董老师幽默的话语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大家也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加深了对于温州米塑的了解。
而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绣老师余琼看来,开设非遗体验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相关技艺的大众认知度,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对非遗产生兴趣,从而将这些珍贵的技艺传承下去。“不过,我们非遗技艺体验也应该与时俱进,让更多人能够以愉悦、轻松的方式参与其中。”针对此次活动参与者,余琼为他们特别设计了荷花图样的瓯绣,并通过简化步骤,降低了手工作品的制作难度。
“我觉得这样的课堂很有意思,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跟老师们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手工知识。”在活动现场,市民张女士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如是说道。
“作为温州市市级非遗体验基地,我们绿园社区每个月至少要举办五场非遗体验活动,比如今天下午我们就安排了木活字体验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附近的居民近距离接触到‘非遗文化’,丰富业余生活,所以大家也都非常欢迎这样的活动。”蒲鞋市街道绿园社区党委书记梅芳芳介绍道,这些非遗活动的体验名额一经放出,基本都会在一两个小时之内抢空,可谓是“人气爆棚”。
参与非遗体验课程,既是对传统之美、文化之美的亲近感知,也是走近中华文脉、增强民族自信的美好过程。只有亲身体验过,公众才能真切感知非遗的价值,从而以更加昂扬自信的姿态传承传统文化,让“非遗薪火”在瓯越大地绽放光芒。(徐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