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唱道情vs打花鼓

时间:2022-08-18 15:44:52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明人

图源:瓯江文艺

唱道情

在温州民间曲艺当中,唱词当坐头把交椅,排后的就是温州道情(莲花)了,再紧跟其后的自然是永嘉花鼓。
我最初接触道情和花鼓这两种民间艺术,是在很小的时候,家门口常唱来了一拨又一拨打道情或打花鼓的民间艺人。说他们是艺人,是好听点的说法。当时,很多村人唤他们是“讨饭人”,只不过他们身背一个道情筒,或腰挂一只花鼓,以卖艺者的身份,挨家挨户地沿门行乞,用如今的说法,倒可以称之为流浪艺人。
这里先厘清几个名词概念。人们所说的道情,据说起源于宋,后归类于温州莲花,与莲花大同小异,即道情为单人演唱,莲花为双人配合,道具、演唱方式无啥区别,在温州城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等地广泛流传。2008年,温州莲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我们常说的花鼓,却不是莲花,叫永嘉花鼓,独立门户,跟凤阳花鼓有点类似,花鼓历史也有几百年历史,很有可能是从凤阳那边流传过来的。
图源:瓯江文艺
先说道情,它是一种说唱艺术。唱词为七字句,也有五字句,偶句押韵,以唱为主,兼有道白。它的唱腔以“莲花调”为基础,辅以温州民歌曲调。跟唱词人一样,早年的演唱者都是以男性为主。他们除了身背道情筒外,另手执一副“介板”,我们俗称“哩啦番”,这是他们演唱的道具。“哩啦番”又称阴阳板,配合道情筒打拍子。沿门唱道情的,单人双人均有,双人的一人唱词句,一人按尾字接唱腔,拖长尾音,并用一句“七个米藤番”来帮腔,给主唱者歇力。我至今弄不懂“七个米藤番”这句帮腔的含义,可能本就没有含义,帮腔而已。
由于是沿门演唱,一个门台(指一个院子)一般只唱十来分钟,来到多户人家合住的大门台,最长也只唱20来分钟。他们唱得都是短曲,记得常唱的有乡土题材曲目《黄三袅与林定郎》、《高机与吴三春》《双仙斗》等节选。一场道情唱毕,每户人家就用官升量浅浅的一把米,给他们倒入布袋里,算是酬谢。我记忆中,自己怎么老是遇上这些打道情和打花鼓的艺人。按理说,那时我正处于上学年龄,白天应该在校时间多。仔细想想,我那时上学,中午是回家吃饭的,这是一个时间段,下午放学早,3点钟放学回家,与他们在时间上有更多的交集。
图源:瓯江文艺

我记忆最深的是隔壁一户人家,四个儿子,年纪都比我大许多,那些年恰是他们的成婚年龄,他家每隔一二年就有一人结婚,但见房子涮洗一新,栋柱上贴上用毛主席诗词撰写的大红对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婚礼过后,是百日洞房,我等小孩子都去闹洞房。洞房间里,日光灯映照白纸板壁,感觉特别明亮和温馨,有一种熏人的香味至今难忘。我们小孩子一排,正儿八经地靠墙坐着,说着跟大人那儿学来的新婚贺词,如“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为的是讨糖儿吃,稍大一点的孩子也讨香烟抽,新人给每人一根,他们不肯,说要“双全”,新人无奈,只能从命。听大人说:新人间里,客人最大,新人最小。因而,我们说起话来,有点儿放肆。

话说打道情和打花鼓的艺人,遇上百日洞房做喜事的人家,会喜出望外。我每每看到,隔壁那户人家婚礼过后,打道情打花鼓的艺人上门的特别多,一天都有好几拨。有时候这些艺人还得排队等候。他们在间前头坐定之后,拉开架势,唱起了祝贺新婚大喜的专用贺词。这时,新孺人(新娘)要泡上新娘茶,奉上每人两根香烟、橄榄等茶点,恭恭敬敬地用锡茶盘端上,摆在卖艺人前的小方凳上。打道情人即景临场发挥,定会酬唱:“吃你茶,谢你茶,茶是深山百草芽。如来佛祖放茶籽,观音菩萨采茶芽,铁拐老仙打茶佬,何仙姑手巧会焙茶。吕纯阳仙师把茶卖,卖给新娘泡新茶。”
这一番道情打下来,往往需要半个来小时,围在边上听道情的大人孩子很多。完了,新人要包上一个利是包儿给这些艺人。有时,艺人打开红包看看,嫌利是包里钱太小,就继续唱,唱到新人再加个包儿后,才肯收场。对于他们来说,一天能遇上一户新婚人家,就发财了,欢喜整天。
道情听得多了,就跟着学唱。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道情筒。做道情筒简单,拿一个家里没用了的毛竹段,约七八十公分长,把中间的竹节子凿开打通,下方筒口蒙上一层油皮纸即可,当然也用竹子做了一副拍子“哩啦番”。道具配齐,就学道情的唱腔,打起道情来。父母说我是好样不学,学讨饭的样,但他们没有阻止我,我仍然唱我的道情,玩玩而已罢了。事过境迁,40多年如水流逝,前阵子有一天,我看到网上有卖道情筒,突发奇想,自己不妨去卖一只道情筒来玩玩,重温逝去的美好时光。只是眼下尚迟迟不敢下单,心里边恐怕还有点忐忑……
图源:瓯江文艺

打花鼓

打花鼓与打道情,在早年的沿门乞讨艺人当中,如同两朵并蒂盛开的姐妹花。他们或前或后,挨家挨户,用精湛或不怎么精湛的一番说唱,讨得半升米,一口饭,在那个艰苦时代的岁月里,给城乡民众带来一些欢乐,用一点精神食粮换得布袋子里的一点口粮。
打道情的艺人当时跟唱词人一样,以男士居多,而打花鼓或是叫唱花鼓者,则是清一式女性,这些从永嘉山上下来的卖唱艺人,衣着朴素,年龄三四十岁居多,用永嘉方言演唱。她们身背一只斜挂腰间的红花鼓,手执一面小铜锣,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卖艺谋生。
打花鼓的来了,我很爱听,常跟随着她们挨家挨户地听,有时会转上半个村子。记得打花鼓的鼓槌很有特色,一根细小铁丝,像是不锈钢材质,缠上彩色丝线,槌头包扎彩布,带有花绒,敲打起来很有弹性。敲打花鼓时,配合小锣,敲出“咚咚锵”声音,甚是悦耳动听。花鼓开场,常用一首七言诗句表达。记得她们常唱的一首是:“春有百草乱萋萋,夏有荷花伴藕池,秋有黄菊香芬酒,冬有腊梅伴雪飞。”它的唱词,基本上跟温州鼓词、道情一样,是七字句韵文,四句为一单元,唱完四句就用锣鼓敲一阵子,算是过门,曲调较为简单,反复循环。我记得常唱的曲目只有《珍珠塔》、《董永遇仙》,正本的曲目不是很多,更多的是民间散曲,属于口头文学,现文字留存下来的曲本很少。我所不知的曲目其实还有《刘文龙》、《玉蝴蝶》、《玉蜻蜓》等。
图源:瓯江文艺
据说花鼓来源于楠溪江流域一带,她们不但在街坊卖艺游唱,其中艺高者还时常在固定的场所演唱。花鼓演唱内容以反映风土人情的小故事为主,所以称永嘉花鼓。她融合了俗语、俚语与有关瓯越地域风情的描述,并吸收了民间小调、山歌、田歌等旋律来充实唱腔音乐。打花鼓有多个曲调,根据演唱内容不同选用不同曲调。在温州各地,都有打花鼓艺人排街卖艺,深受群众喜爱。记得70年代初期街头村尾流行的《十二守孝》歌谣,我也会唱,就是用原始花鼓调。我们是边走边唱,摇头晃脑,“踏兴”(温州话读音),嘚瑟。我现在发现,这《十二守孝》歌谣,原改编于“孟姜女哭长城”,只是融入了更多的地方语言和场景,记得开头四句是:“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点红灯, 人家夫妻团圆聚, 奴奴独自守家门。”排街打花鼓者,不唱这首歌,只因这歌谣太悲惨,说寡妇守孝的故事,唱门头词不吉利。

花鼓式微,少有传人。近年来网上重现唱花鼓视频,只是没有鼓词那么多。永嘉有人曾撰写了永嘉非遗书籍《永嘉花鼓》,为的是永嘉花鼓这朵艺术之花不被历史尘埃湮没。2009年,永嘉花鼓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人)

图源:瓯江文艺

作者简介:明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温州市作协会员、出版作品有非虚构文学《有病呻吟》,诗集《菩提树下》《红尘一沙》及网文《道场职场情场》,作品刊发国内多种报刊杂志并入选10余种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