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滩涂富一方百姓,位于“海上牧场”乐清湾畔的温州乐清市,因海而美、因海而名、因海而兴。近年来,乐清市凭借渔业资源禀赋,做足“海”文章,以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建设为主抓手,加快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提升水产养殖核心竞争力,助推渔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据统计,2022年乐清渔业生产总产量达82647.8万吨,同比增长6.42%。
海里藏金喜看滩涂变粮仓
清晨3时许,在乐清市南塘镇小横床村的滩涂旁,养殖户梁臣富夫妇趁着退潮时期,控制闸门排水。待到天亮,夫妇二人捞起装着花蛤、泥土的网袋逐个挑拣,去掉空壳、碎石和泥土等杂质。几道工序下来,已是上午6时许。不多时,批发商已乘坐最早一班船来抢购这些刚刚上岸的海产品。
作为乐清唯一一个未通车但有常住人口的海岛,小横床村的村民多以养殖虾、蟹、贝类等海产为生。每年的农历年末,是岛上人气最旺的时候,乐清湾滩涂上的小海鲜吸引着周边的采购商和钟爱“海味”的市民慕名而来。
“今天有多少斤花蛤啊?都给我吧!”采购商李兴财熟络地和梁臣富夫妇打招呼,有时见他们忙活不过来,还会自己上手帮忙挑拣、装袋。这些天,李兴财每日上岛采购1000多公斤的花蛤销往周边农贸市场,这些“乐清味道”再经农贸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小横床的海产品味道好,很受市场欢迎。”李兴财乐呵呵地说道。
家门口的滩涂成了村民致富养家的“幸福密码”。梁臣富算了笔账:花蛤按照目前批发价算,大的每公斤30元,小的每公斤24元,这几日夫妻俩一天能卖出去500余公斤。“尽管忙得连轴转,心里却美滋滋的。”梁臣富说道。
科学养殖贝类育苗结硕果
花蛤喜丰收,离不开花蛤苗种的精心培育。在距离南塘镇小横床村5公里处,乐清市津智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正熟练地将花蛤苗进行科学化分池培育管理。
“我们这里有114个50—60立方米的恒温培育池,每个池里播撒了2斤左右的花蛤稚贝苗,每斤大约0.8亿颗苗种。等这些小家伙生长至16斤左右,我们要再次进行分池培育,给它们换住更大的‘房子’。”苏式朋是乐清市津智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事花蛤苗培育已有20余年,拥有丰富的滩涂贝类苗种科技培育、生态养殖经验。
据他介绍,这些花蛤苗半个月左右便会发育完全成为真正的花蛤幼贝,即可销售给福建、广东等地养殖户进行滩涂养殖,开启下一轮播种并养殖成为商品规格的成品。
这个占地五十余亩的水产苗种培育公司,科学培育着泥蚶、缢蛏、花蛤等乐清湾特产苗种,为周边上百户农户提供多品种优质水产苗种,助力养殖户春收花蛤、夏收蛏子、冬收泥蚶和文蛤,季季喜丰收。
乐清市津智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是乐清渔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放眼整个乐清,通过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渔业生产正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引领和带动当地水产养殖业实现高效发展。
目前,乐清共拥有贝类育苗场60家,主要培育泥蚶、缢蛏、彩虹明樱蛤、青蛤、菲律宾蛤仔、越南白蛤等贝类苗种及南美白对虾苗种,年产贝类苗种100吨以上,年产值超2亿元,助推养殖户实现共同富裕。
文旅融合海上桃源迎新机
在高质量发展港岛渔业的同时,乐清更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展现地域文化内涵,深耕海洋经济。
走在小横床岛上,除了渔民们忙碌的身影,还可看到渔味十足的特色码头、时尚动感的健身步道、项目丰富的亲子公园,以及不远处隔海相望的跨海大桥,别有一番风味。
“小横床岛位于雁荡山‘半小时旅游圈’范围内,从南塘镇东山码头渡船而往,每小时一班次渡轮,大约10分钟船程即可到达岛上。”南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岛内景观原始古朴、海产丰厚肥美、滩涂平整辽阔,具有良好的滨海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与开发潜力。
目前,岛上已建成总长3.5公里的环岛休闲游步道、海岛候船厅、乐渔亲子公园等共享项目。小横床村还将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规划打造渔排渔家乐、人工旱沙滩、星空露营等户外休闲基地,推出滩涂体验游、海鲜街区、音乐夜市等项目,打造独具一格的浪漫风情岛。
为全面营造海岛氛围,让游客尚未登岛就能感受到“海上桃源”的魅力,与小横床一湾相望的东山码头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去年以来,南塘镇以“海上桃源·乐活慢岛”为主题定位,投资2000万元建设东山码头游客中心、海鲜排档、沿堤绿道等项目,倾力打造“渔家晚宴”特色风情街。据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为村民增加就业岗位300余个。(作者:陈晓光 孔丽琴 张利兵 图源:蔡宽元/摄;部分供图由乐清市南塘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