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温州两方案入选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任务

时间:2023-07-25 15:21:59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张睿 包永强

在温州文成县二源镇湖田村,新一季金丝皇菊种植刚刚结束。

虽然过去一年因为干旱,村民黄祝富的收入是村里所有种菊人中最差的,但他还是愿意继续种下去。让黄祝富如此笃定的是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改革的兜底作用。

他加入金丝皇菊种植产业联合体。公司抓生产管理、标准制订和销售推广,村民负责种植,温科院提供技术支持。

黄祝富只要把花种出来,不管卖不卖得掉,都能拿到每亩保底3000元。如果1亩能种出400公斤优质鲜花,还能拿到1万元提成。优质花越多,提成越高;但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要从提成里倒扣。

收成好的年景,参加联合体的农民平均能分到3万多元,就算去年户均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二,大家也收回了物资成本、拿到了劳动报酬。所以在新一季种植再度开启时,全村无论面积还是参与户数都没有缩减。

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改革,是近年来温州推进农村改革的一个侧面。这些举措,得到了更高层面的认可。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印发通知,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审核,新一轮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试验方案获批复同意。浙江省温州市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试验方案、浙江省温州市(限文成县)探索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改革试验方案入选。

产业联合体 图源:温州日报

盘活资产完善机制带动增收,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浙江省温州市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试验方案,旨在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够宽、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强村富民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近年来,温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大多为物业出租,增收路径较单一。农民工资性、财产性等收入进一步增收困难。村集体、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这项改革重点举措包括:探索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有效路径,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探索货币腾退、房屋置换、以地养老、入股分红等宅基地退出模式,探索农房使用权抵押融资。完善飞地抱团发展机制,建立项目合作协商、产权分配、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制度,打造跨村、跨乡、跨县、跨市的多层级发展模式。推行强村公司运营机制,支持村集体将闲置资金、固定资产、山林耕地、河塘水库等折价入股强村公司,发展风险小、收益稳的项目。

改革举措还包括:实行财政资金折股量化机制,推动新增财政支农资金注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折股量化到低收入群体,实现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同步增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投资安全、收益稳定。推行党建联建·组团发展机制,建立共同富裕百镇·千村·万户联盟,通过“强村+弱村”“土地+资金”等方式,联合带动发展。探索农民权益价值实现机制,开展三变三联三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政府联扶村集体、企业联营村集体、乡贤联助村集体,股权分股金、产权收租金、酬权拿薪金)试点改革,推行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模式,支持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民房或宅基地使用权等方式入股村集体经济项目。

通过这项改革,目标到今年底,温州所有村均达到总收入35万元、经营性收入1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农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目前,这项改革正在实施阶段,将于今年底总结经验做法,做好上级部门及专家组评估验收工作。

统分结合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股份制产业联合体

浙江省温州市(限文成县)探索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改革试验方案,旨在解决富民增收动力不足、产业升级动能不足、合作共赢路径不足、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

比如,该县农业生产土地产出率较低,农民只能获得有限的农产品收入。农业规模化水平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明显。单一主体在应对经营成本增长等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这项改革的基础在于,创新产权联结新模式,通过量化或多方协商确定股权比例,以生产要素、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让擅长生产的农民、擅长组织协调的村集体、擅长营销的经济主体、擅长技术的科研团队等多方组建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分工合作、各尽其能。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运作,发挥营销主体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联合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共同开发优势特色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要素。

这项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加强了统分结合的社会化服务。由联合体统一与农户签订生产管理合同,统一安排种子种苗、统防统治、融资贷款、品牌营销、质量追溯等环节;在种植等劳动环节,则由每个农户管理自己原有承包地。这种模式,使种植成果与农户劳动直接关联,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这项改革举措还包括:打破以往农户和村集体单纯依靠土地流转收益的传统模式,完善多种形式利益共享机制。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将农户第一次收益确定为订单分红保底、第二次收益确定为按股分红,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整合涉农项目向联合体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形成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带动、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产业生态。

通过这项改革,目标到今年底,在该县范围内建成15家以上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带动农户2.5万人,实现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目前,这项改革正在实施阶段,将于今年底总结经验做法,准备上级部门及专家组评估验收。(张睿 包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