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打开手机,一文友献给龙港建市三周年的诗歌《心中的太阳》闯入眼帘。我恍悟,是呦,龙港“镇改市”,三周年了。
读着诗歌不禁百感交集。我为自己曾为初建的龙港奋斗了八年而感到欣慰,替曾经为丰富龙港青年业余文化生活而奉献微薄之力的自己而感到自豪,更以曾经负责《龙港青年》编辑的工作而感到幸福。
1988年4月我因参加了龙港团镇委书记竞选,有幸入选,进了团委,负责宣传、文娱方面的工作。宣传方面主要是《龙港青年》的编辑,其包含纸媒和黑板报。
彼时,团镇委刚成立,各支部陆续产生,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我如一名记者,每一场活动喜欢第一时间跑现场,目的就是为了编辑《龙港青年》。
龙港,1984年至1987年底,短短四年间,从只有6千人的几个相邻渔村,发展成了拥有4.2万人,建成区达4.2平方公里的新兴城镇。
所以,尽管发展速度大家夸赞如“深圳速度”,但还存在着大家都可以包容的不足。特别是“电”的提供方面,加上塑料编织、印刷工业等方面渐显强大,发展飞速,供电不免“委屈”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偶尔会出现“停电”现象。
在我工作的几年里,有好几次活动因“停电”的经历烙印在记忆深处,尤其是第一次《龙港青年》“黑板报”的编辑。
这块“黑板报”宣传栏,款式简易,铝合金包边,除了上面悬挂几只30瓦的白炽日光灯以外,没有任何装饰,里面即是一块大约3米乘以1.5米大小的大黑板。可想而知,要吸引过路人的眼球,不但要有可读性的丰富内容,而且还要做到图文并茂,美颜可观,这完全得靠编辑的策划、设计和发挥。
它就伫立在当年龙港镇府的大院内。
这里是龙港的“聚焦点”,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显然此“黑板报”是大家观赏、学习的重要窗口,体现了龙港镇的文明形象和精神风貌。
是年七月十五日,由我们团委主办的首届“龙港杯”青年歌手通俗歌曲大奖赛,历经一个月的预选、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我作为主持人和策划人之一,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再凭借着这份心潮澎湃的激情犹在,我们想趁热打铁,做一期《龙港青年》的黑板报和报刊。
八月的一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与我的一位男同学带着黑板报内容和各类彩色粉笔尺子等所需材料以及工具如约而至。
这位男同学写一手好字,他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学校黑板报能手,除了字画插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对版面设计更是别出心裁。
那晚,就在我们设计版面完毕,第一板块写得正欢正投入时,骤然停电,让我猝不及防。
他倒很淡定,不慌不忙说:“有可能负荷太大,超过线路承载能力,引起跳闸,走,我们去传达室问问。”
师傅告诉我们说:“不是什么跳闸,是附近这一带居民停电,你们今天就别做了,明天白天继续。”师傅已经点起了微微亮着的蜡烛。
然而,明天同学急要返回市区,关键是第二天有一批贵宾莅临参观。为此,他毅然决定买几支蜡烛,我毫不犹豫回家取手电筒。
当一轮圆圆的明月悄无声息地从山头爬出来的时候,我恍然大悟那天是农历十六。这轮圆月如一盏明灯,又借助几支摇曳的蜡烛和萤火虫般的手电筒的光亮,抄写、插图、上色,一个丰富多彩的宣传黑板报,终于在凌晨三点完成。
我们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兴奋之余忘了疲劳,除了彼此情不自禁地相拥,他还用右手拉着我的左手一起张开双臂,拥抱“大黑板”。朦胧的夜幕下,我们看不到这期《龙港青年》的宣传栏有任何的瑕疵。在仔细检查阅读那些内容时,蓦然间,我仿佛看到了龙港青年那一张张充满自信开朗、青春活力的笑脸和那一个个积极拼搏、勇敢追梦的身影。
我们肩并肩踏着迷人的月色,漫步在当年最宽敞的龙翔大道,不由自主的唱起当年最流行的抒情而优美的《绿岛小夜曲》。不知不觉到了他返回温州的第一班汽车时间。
当我得知呈现在客人面前的这期黑板报,赢得客人们啧啧赞叹,领导们频频点头,连龙港镇镇长也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时,我格外的满足和欣喜!特意将此好消息打电话告诉他,我从他带着颤抖的声音里感受到他的激动:“太好了,以后每一期,我都回来陪伴你。”
“陪伴”,温暖的两个字,犹如是一份告白,一份责任,一份许诺。
三十多年过去了,或许所有人都遗忘了那一期的《龙港青年》,而我怎能忘却那个“不眠之夜”?
那一夜,似乎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没有电,却似乎让我们懂得了彼此,宛若那份“朦胧”升华到了“明亮”。
在以后完成的每一期《龙港青年》里,无论是黑板报还是共同为纸媒报刊内容作准备,只要在一起,那一期那一夜所历经的刻骨铭心的唯美时光,始终会在前面浮现。那份感动,我想一定会在无尽的岁月中蔓延。
直至多年以后,路过龙港镇府(现在已经是龙港市),念起青年朋友耳熟能详的诗歌《见与不见》,不禁蹦出一句只有我俩能懂的:
有电或者没电,我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林晔,喜文字爱诵读,分别系温州市、鹿城区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鹿城区朗诵演讲艺术学会会员,散文、随笔作品散见于《温州日报》《温州文学》《鹿城文艺》《墨池》《河埠头》等报刊。(林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