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醇景美,乡间易得。只一戏一曲、一墨一画,需要艺术加持。于乡间聆听“殿堂级”音乐,处深山欣赏“大师级”绘画,这既是美学场景在地的“反差萌”,更是艺术与乡建的“双向奔赴”。
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温州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艺术气息浓郁的村子,在“千万工程”的转化中、在乡土文化的深耕里、在瓯越文脉的守正创新下,何以越建越有“艺”思?今天,我们就展开聊一聊。
一
何为“艺术乡建”?乡建是载体、艺术是赋能,目标是让广袤的乡村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齐头并进。那么,在温州,“艺术乡建”有哪些特别之处?
推开艺术“任意门”——无限想象。艺术不单是深藏于展馆的阳春白雪,也不单是独乐于书斋的文人雅士。当它被乡村推开“任意门”,以想象力思维、弥漫式路径深度介入乡间生活之时,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美、身边小事中的善,就会变得如夜空里的群星般璀璨夺目。
在永嘉箬溪村,青年画家周建朋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箬溪艺术村”,就此推开一方艺术乡建的美妙天地。以普及艺术为核心,打造低成本的“自然美学空间”;以乡贤为支柱,集聚乡村振兴社会资本,谋划共同富裕;以活动为平台,助力小乡村与国际艺术圈接轨。
艺术的介入,令乡村变化巨大。废弃小学、闲置农房被改造成美术展览馆、艺术工作室、酒吧与画廊等“美学微空间”,艺术被自然地植入乡村建筑中,又兼顾生产生活和文旅发展的融合需要。
你我皆成“境中人”——价值共创。艺术乡建的过程,是文艺为民的过程,是生活环境美化的过程,也是乡村居民精神力量凝聚的过程。艺术家与村民互相加持,各类乡村文化节庆活动蓬勃开展,乡村艺术场所有序兴建,大量艺术元素应用于乡村规划建设,特别是诸多文艺精品,既有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又有文艺家全情投入、精益求精。
在泰顺县司前镇,120名当地文化能人先后成立13支乡村艺术团、8支群众文艺队,持续打造“畲乡大舞台”,实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节庆、年年有大赛”,唱响原生态艺术品牌,惠及群众150多万人次,抖音直播更是引来百万人观看。
乐尽天真“返自然”——雅俗同赏。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作品,使艺术家生动地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自觉在艺术乡建中找到创作的增长点,开辟雅俗共赏的融合点。
鹿城借“戏曲故里”出圈,深化乡村戏剧文化;瓯海以“大榕树词场”为依托,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洞头在“中屿等到你”,打造网红摄影基地;永嘉以“国际艺术村”,连接艺术回乡与国际互鉴;文成则以“诗歌”为媒,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泰顺在“茶文化”“古村文化”中找到切入点,打造东溪乡、库村等网红村居。
二
艺术乡建如何建?就是要让艺术真正成为写在乡村大地上的诗、哼在百姓嘴边的歌、挣得真金白银的好家伙,连城里人都要争着抢着来乡村赶一趟关于艺术的集会。
然而,多元的艺术乡建,在普及与深耕中,仍存在难点与痛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些乡村满怀期待迎来艺术家,艺术家也带来先进理念与可观流量,但因种种原因,艺术家离去,乡村随之被“打回原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乡村与艺术之间亟待建立可持续机制。
“明星项目”不如“民星项目”。有些项目抱着善意的初衷,但忽略了适用范围,盲从复制明星项目、春晚项目,导致不能因地制宜,以至面目全非。其实,论在乡间的影响力,“春晚”可能还比不上“村晚”,乡村与艺术之间需要找到“最佳契合点”。
“一味复古”不如“持续创新”。去乡间寻味乡愁,确是当前的流量密码,但乡愁并非一味复古,持续创新才是正事,只有城市与乡村、变革与继承、创新与复古的联动融合,尊重乡村本土的在地性和多样性,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愁。
三
透过艺术“众妙之门”,我们遇见乡村岁月的缱绻情深,描摹乡间时光的柔情似水。当烟雨江南浸润着石阶小道,黛瓦白墙与曲苑杂坛相映成趣,又为乡愁平添多少诗和远方。艺术乡建,如何越建越有“艺”思?
戏常有、茶常备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红。但凡“网红村”来得了人、留得住人,便能慢慢积攒人气、凝聚消费,渐成赚得真金白银的“长红村”。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乡村实现“门常开、戏常有、茶常备”的可持续发展。
因登上央视春晚的浙江原创舞蹈《碇步桥》引爆热搜的泰顺溪东村,以始建于1795年的世界最长“古碇步”而爆红,结合周边乡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碇步龙”、仕阳梯田、万排万亩茶园等特色文化与景致,打造“文景+文遗+文旅”三位一体“共富艺坊”,持续提升乡村生活美学。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吸引各地游客十余万人次,为村集体经济有效增收。
有个性、更精彩的独特故事,越讲越响。温州有不少乡村早已实现工业化,而在工业化村镇推进艺术乡建,是个难题。但换个角度去看,在工业化向数字化跃迁的进程中,乡村亦就数字经济时代的维度来讲述文艺乡村的故事,或许可获得一个在地和国际、科技、艺术相融合的新视野。
箬溪艺术村的实践中,就包含艺术回乡和国际互鉴,它为艺术乡建打开全球视野,乡村不再是那个封闭的、单一的乡村。丰富多样的艺术理念冲击,促使箬溪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产生聚变与裂变的可能,而这种变化,势必带来一个又一个各美其美、更为精彩的独特故事,最终汇聚成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宏大叙事。
可互鉴、可共情的开放融合,越来越爱。如果将各地的艺术特色村比作点缀在瓯越大地上的“盆景”,那么在艺术乡建市域蓝图统一规划下,通过一系列微改造、精提升措施,自然风光的优势、古建筑的韵味在可互鉴、可共情的开放融合中,实现更多乡村的美丽转身,动人的乡村艺术“风景”将不断涌现。
当下,全市已打造21个市级“艺术乡建”示范村、11个市级文艺创作基地,而以“文艺进万家”为主载体,市文联等部门正在合力实施乡村文艺繁星计划,每年举办乡村音乐节、村歌比赛、乡村戏剧节、美术书法进农村、戏曲下乡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1000场以上。
此刻,金秋尽染。漫步乡间,邂逅美好。
艺术乡建、相映成趣,是“千万工程”新面貌、是乡村振兴新业态,更是乐游其中的人间烟火、乡风艺韵!(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