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局“湿”和远方 各路专家学者“三垟论剑”

时间:2023-11-01 16:24:17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庄越

共飨学术盛宴,迸发思想火花。10月28日—29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2023水生态环境健康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温州国际湿地论坛(中国温州三垟湿地论坛)在温州三垟湿地召开。

本次论坛聚焦湿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三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平,实现三垟湿地高质量发展,助力温州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提供湿地方案。

促和谐—— 

做好保护与发展“后半篇”文章

一场高规格论坛,启迪了智慧,激发了干劲。如何在抓牢“机遇期”的同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杨锋伟表示,湿地既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而且在维护生态安全、气候安全、淡水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下一步推进,浙江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管理处处长洪流给出建议:推进构建湿地保护政策体系、实行湿地名录管理体系、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建立湿地生态修复体系、打造湿地科普宣教体系工作至关重要。

此外,中国科学院教授吕宪国也在思考,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支撑,识别湿地是否退化及退化程度,以实现保护、恢复、利用、管理等方面工作。

关于湿地的保护和发展,温州市正在积极探索进行。温州生态园将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在积极保护和修复湿地环境的同时,严守政策红线底线,始终把牢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出发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个落脚点,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生态共富之路。

新举措——

小微湿地建设,打造城央生命乐园

小微湿地作为湿地保护的“新兴”领域,正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

“三垟小微湿地建设是城央生命乐园、小微生命景观的创新举措。”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说。今年8月,三垟湿地提出要构建以小微湿地为核心的“小微生命景观系统”并正式开始建设,为湿地生态多样性寻找更多可能。

什么是“小微湿地”?一般是指分散分布在城乡区域的小型和微型湿地,如小型湖库、小型河溪、沟、渠、塘、沼、洼等。三垟湿地此次小微湿地试点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在地形上,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营养供给与地表生境差异性,在面积稍大的湿地塘基底,设置少量倒木和块石,为鱼类、水生昆虫等生物提供庇护场所。同时,通过构建浅塘、洼地和生物沟等进一步丰富小微湿地形态,提升湿地生态效益。不仅如此,三垟小微湿地内还创新打造泡泡圈,形成了别有风味的多维迷你生态景观。

袁兴中表示,小微湿地内的自生生物品种还会不断增加,能使湿地内的生态系统更为稳定。“以小微湿地网络为核心,将带来更多生态振兴的模式。”

谋发展——

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

如此高规格的湿地论坛在三垟湿地召开,也让温州市湿地保护建设领域的众多专家和工作人员倍感振奋。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大家思考更多的问题。

“三垟湿地属于瓯江流域,是温瑞平原灌溉、排水、航运的主要通道,在维护温州水资源、水环境中扮演着特殊的作用。”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院教授、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肖德荣感慨道。

他表示,近年来,三垟湿地的保护实现建设定位、建设理念、建设手法的三大转变,如今的三垟湿地是生态系统全要素、自然化的郊野公园,夯实神态之际、湿地的风韵也逐步体现。

对于下一步三垟湿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肖德荣提出建议,科学区划生态、生活、生产3大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发展边界2条重要边界线;同时,要做完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岸、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湿地文化等保护技术体系;此外,要利用好主题功能区,如江南水乡湿地风貌展示及休闲观光,南怀瑾文化展示区,湿地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体验区等,进一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设。(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