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有记忆以来,我的老家马屿农历十月廿三有传统集市庙会。小孩的我曾问过祖父,“会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祖父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也是小时候就知道有“会市”这个传统习俗的,应该有几百年历史了吧。小时候,小镇上没什么特别盛大的娱乐活动,一年一度的马屿会市,记忆中是我最期盼的日子。
传说,马屿的得名由来是一位名叫马公的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马屿这个地方开垦烧荒的人,后来慢慢发展为一个小村。在他生日这天,即农历十月廿三,周围的百姓从四周赶来为他祝寿。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叫马屿。
据文献记载,明朝嘉靖元年(1522)开始,每年农历十月廿三前后,马屿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温州各地,甚至福建等地的商贩,手工业户、还有本地的农户纷纷汇聚马屿街,各种生活用品、各地小吃、农副产品、农耕用具等等琳琅满目,同时,当地一些传统民俗文化节目,外地慕名而来的杂技团、马戏团、戏班等等在会市期间演出,慢慢发展为今天的集市庙会。清末,十月廿三被确定为马屿庙会之日。2014年1月列入第七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八十年代,马屿会市,沿街设摊主要集中在马屿的老街,称之“上街、下街”,会市期间父母亲都忙碌着,不在家,叮嘱我们姐妹俩别出去,在家呆着。可外面实在是太热闹了,太吸引人了,我和小妹耐不住“寂寞”,姐妹俩自个商量了,决定像大人一样出来赶集。记得那年很冷,我俩穿着厚厚的外衣手拉着手走在人群中,可街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俩被人流“打油槙”挤散了,害怕得都要哭起来。祖母知道后“排除万难”找到我和小妹,把我俩安放在上街的一家文具店,站在店里看人潮涌动“看风景”。有一年的会市,母亲早早把我和小妹领到上街头的大妈家,站在楼上“看风景”。只见街上全是人头攒动,有游手好闲的人故意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发出“嗨哟嗨哟”嘈杂的戏笑声。
八十年代后,马屿发展了三马路、双屿南北路、镇前街等主要街道,集市中心分散在不同的街道上,老街的压力释放了些。小贩们或沿街设摊,或租用店面,远近闻名的舞龙舞狮队、飞车表演队、灯笼展会、儿童游园、地方特色的戏剧曲艺、温州鼓词,纷纷登场马屿庙会,除了传统的农副产品、农耕用具,集市上还有木质家具、竹制用品、植物盆栽、瓷器瓶罐等等展销。摊位上商贩们撕心裂肺叫着“大削价大削价”,小吃摊位叫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盛大的庙会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来赶集,整个马屿集市就像一个欢乐的海洋,热闹程度胜过春节。通常地方戏、鼓词会持续上演一段时间,我们家客人来来往往,比过年还热闹,农村来的亲戚会来家里住上几天,看看戏,喝喝酒。
会市期间,学校放假,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在吹糖人贩担面前,我目不转睛看着,小贩娴熟的吹着,捏着,一会儿功夫,孙猴吹好了,“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祖母给我买一个,我拿在手里,不舍得吃,偶尔用嘴巴舔一下。来到捏米塑的贩担面前,我又挪不动脚了,米塑捏好的图案惟妙惟肖,有人物、鸟兽、龙凤等等,太逼真了,我很兴奋,祖母也给我买一个。糖人与米塑,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历史的见证,又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属性,绽放在指尖的艺术品,呈现出一个鲜活世界。
小时候,入冬以后,大人们会仔细盘算着过年要买的日常用品和生活物资,她们总说等等吧,等十月廿三会市的时候再买。母亲和祖母在会市期间分头给家里人添置衣服,置办过年物资,忙忙碌碌着为年的到来准备着。祖母经常说,过了十月廿三,年也就快到了。
长大后离开老家,每年的十月廿三会市,祖母都会准备好饭菜电话我,“马屿会市了,你早点来啊,带同学朋友来家里吃饭呢。”赶集吃饭不重要,借会市之名去老家陪伴祖父母才是我心之所愿。每年守着十月廿三会市如约而来,享受与亲人手挽手,与小贩讨价还价的美好时光。后来忙于工作和孩子,会市的兴趣渐渐淡去。如今,祖父母不在了,老家马屿十月廿三会市也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但“十月廿三”这声音早已深深印在我脑海里,似遥远的回响。
有人说,十月廿三会市,是马屿人从小开到大的会议,说得一点都没错。“十月廿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印记在我成长岁月里,如丝丝温暖的陪伴,走过人生的几十个春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回首来时路,我们总是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作告别,马屿十月廿三会市,近八百年的历史,一年一度的盛会,是一次次的喜相逢,也是一次次的的深情告别。
洪小兵,瑞安城市学院,高级讲师。平常忙时干活,闲时读书。多篇散文发表在《瑞安日报》上。(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