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紫菜采摘的好时节,在温州市洞头区霓屿街道2万亩紫菜养殖海域内,养民们迎来大丰收。今年以来,当地紧抓紫菜富民产业,依托海洋食品产业园阵地优势,着力打造农旅融合式紫菜产业链。
海岛洞头的紫菜产业曾一度存在着加工能力不足、抗灾能力较差等发展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洞头区整合有关紫菜养殖的10个村和31家渔农企业、合作社资源,开展海上田园党建联建,合力谋划紫菜烘干厂、紫菜育苗基地等项目,其中紫菜育苗基地年供2万亩紫菜苗种,辖区80%苗种实现本土化,形成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赢的发展模式。同时,开发投用“数智渔业”平台,实时监测分析海区水温、盐度、浊度、pH值等数据,结合“紫菜帮扶贷”“紫菜价格指数保险”等8项紫菜帮扶项目,有效规避了紫菜“烂菜”风险。
为更好打通紫菜核心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通道,洞头区投资3000万元在霓屿街道打造紫菜研发中心,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等多个研究所、高校合作,16名国内海洋食品行业专家全职进驻,研制出海苔锅巴、坛紫菜虾片等一系列紫菜深加工产品,创设多个本土品牌,在提升紫菜附加值的同时,为本地群众提供80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
聚焦海上田园规范化养殖、改善海上环境,洞头区开展“霓有话说”议事活动,组织村社干部、养民、驻村干部共同商议对策,引入海区“物业化”管理思路,在海上划分35个养殖微网格,抛设浮标、放置信号灯,明确村域界线,逐渐形成“堤成圈、池成方、网成行、竹成格”的独特海上田园风景。
如今,洞头区创建多彩海耕·共富工坊、渔家厨娘·共富工坊,通过紫菜文化节、紫菜休闲采摘节、紫菜菜品推介会等活动,打响洞头紫菜知名度,并根据紫菜记忆馆、滩涂乐园等阵地,开发紫菜乡土课程,进驻研学赛道,进一步挖掘紫菜文旅价值。今年以来,紫菜研学共接待29批次约3000人次,营业收入50余万,带动渔家厨娘、农耕体验、教学培训等就业21人。(虞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