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美丽乡村蝶变焕新,为村民算好幸福账

时间:2023-12-15 16:27:54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缪小霞

一支笔,勾勒远山近林与小桥流水人家,满满的乡土气息跃然纸上……

“乡村新速写”系列报道从盛夏到初冬,从海岛到山区,图文并茂,讲述“千万工程”引领下,温州十几个乡村跨越20年的蝶变故事。将风景与场景浓缩于笔墨,一点一线描绘乡村新魅力与百姓新生活,传递着山里山外的期盼与变迁。

时光倒回20年前——

在洞头,海霞村不敢期许,曾经村前屋后污水横流,能成为游客“来了还想再来”的研学网红村;

在泰顺,门楼坳村不敢想象,曾经酱油只能杂货铺里散装称量,如今家门口共富工坊就能方便赚钱……

将这些“不敢”变成现实的,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主持和倡导“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大力实施。

20年来,“千万工程”作为造福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村民算好生态、民生、共富三本幸福账。

美丽乡村,何止青绿!

生态账:千村千面的美丽雕琢

“第一步变干净,第二步变漂亮,第三步有特色。”有人这样概括“千万工程”给村里带来的三重变化。

特色由何而来?在一幅幅规划蓝图勾画下,在一场场村民大会表决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个个村庄华丽蜕变,依托各自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优势,加大辨识度,打造出独具个性的美。

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温州众多美丽乡村。比如,通过一代代“谱师”劳作保留传统工艺的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比如,依托“千年纸山”文化与乡村咖啡碰撞出神奇“流量密码”的瓯海区泽雅镇水碓坑村;比如,挖掘悠久“矾矿”历史做足工业遗产旅游文章的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

正是因为遵循了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实事求是落实乡村规划,这种美,不仅是颜值的“变脸”,也是千村千面、风格各异的“雕琢”。

淡妆浓抹总相宜,守住绿水青山是不变的生态底色。

山峦起伏、水草丰茂的秀美山村画卷,在文成县铜铃山镇铜铃村铺陈开来,潺潺溪流与清新绿林相映成趣;宽阔的龙西溪静静流过门前,满目葱茏的竹林和云雾中的群山,让风景独好的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在全域美中实现了艺术村落的华丽转身……他们都曾在台风中遭遇毁灭性的破坏,又都在“千万工程”的实践中,重获新生。

眼前这绿油油的山乡,或许就是对过去最好的告别与告白。

民生账:三美融合的诗和家园

山水田园,白云悠悠,热闹的市集上,各种农特产正迎来四方游客。这是“千万工程”在永嘉县大若岩镇水云村实践下的回响。

这个景边村,依托陶公洞景区资源布局旅游业态,不仅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还迎来民宿遍地开花。留住了“绿”,也迎来了“青”,越来越多青年人才回村返乡,在绿野乡间追逐梦想……

从靠山吃山变成养山富山。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更多诗和家园。

细细数来,“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提升的不仅仅是乡村人居环境,还触及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建设美丽生态,做强美丽经济,创造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的新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条条平坦新路串联起一个个乡村,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还盘活了散落在灵山秀水之间的旅游资源,大山的“诗与远方”跃然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城乡基础设施同规同网、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20年的另一个变化,是乡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我们看到“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城乡融合发展图景。

沈海高速飞云互通路上车辆穿梭,瑞安市飞云街道杜山头村就在附近。青年创业者、大学生们三三两两在村里行走、直播,激情洋溢。为了“诗和家园”,他们曾经“出走”又“归来”,始于村容村貌的改变,源于杜山头村合伙人计划。

城与乡的“握手”,在这里写下了生动篇章。

共富账:物质精神的双向奔赴

实施“千万工程”,一方面精心呵护绿水青山,一方面想方设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那么,如何在二者间找到平衡,把山乡路走成共富路?

在一幅幅速写中,我们看到了一股股逐梦的力量。

这力量,源自农民乡村意识的自我觉醒——

泰顺县的竹里村,是一个网红民宿村。20年来,这个山村留下津津乐道的治村记忆——立足当地丰富的畲族文化、竹子博物馆等人文资源,激活田地、山林、溪流、古村落等乡村所具有的元素,实现文旅融合。在专家眼里,支撑竹里一次次变化的力量,是来自乡村脱胎换骨的蜕变,是来自乡村百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

“授鱼容易,授渔难。”乡村共富的关键在于人。“千万工程”牵引下,乡村发展与村民愿景同向而行。无论村子怎么变,村民始终是主角。如今,越来越多“新农人”用知识和技能改变着乡村面貌,成为带动生态共富的关键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中,新乡村期待更多人才保障与扶持政策,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让乡村共富成为更多人的新向往与新追求。

这是“千万工程”的生命力所在。景美、人美,乡村如一块磁铁,迸发强劲的吸引力。

这力量,源自物质精神的双向奔赴——

20年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村容村貌的改变,还有农民精神风貌的改善,从物的新农村转向人的新农村,推进农村农民物质与精神的双向共富。

踏着一个个新乡村的发展足迹,我们看到传统乡土文化不断被激活,美丽乡村既看得见山水,又散发历史底蕴、留得住“乡愁”。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文化被重振,村民共同记忆的精神家园被重构,生活在乡村的人们身有所栖、心有所依、情有所寄!(缪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