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绿道:串点连线成面 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时间:2024-04-17 16:15:09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李彩云 赵凯帆 范欣怡

漫步于温州永嘉楠溪江绿道,如同行走在青山绿水间,山水田园入画来。绿道一侧树林郁葱,江水澄碧,疏影横斜的枝条和清浅的河水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彷如进入了现实版的“绿野仙踪”。

绿道另一侧,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的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富有设计感的咖啡、民宿坐落其间,游客在市集、营地间穿梭,麦饼、红糖等传统业态也由路边搬进了精致的小房子。一条绿道将多而散的景点串成线,让散而乱的产业连成片,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建设者”,让点上“盆景”变成了面上“风景”,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条绿道引客来

“这种风和日丽的天气,最适合到楠溪江来一次‘精神的逃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最舒服。”近日,来自温州市区的游客木小非骑着自行车,沿着碧透的江水一路环游,从镬炉到江枫,再到最终目的地——滩地音乐公园,沿途风景被她尽数纪录下来,而她脚下便是楠溪江新晋网红打卡地,串联了岩枫各大风景点的楠溪江绿道。

楠溪江绿道 图源:永嘉县融媒体中心

“楠溪江存在景点多而散的短板,于是我们便在2018年计划并修建了这条集骑行、跑步和漫步于一体的绿道,沿线配备了驿站等配套设施,绿道串联了枫林千年古城、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狮子岩、龚埠漂流码头,新坊湿地公园等景点,同时还与省级绿道5号枫林段支线相连,形成了一个长达12.84公里的旅游环线。”永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张衍横介绍道。

“楠溪江是一个天然景区,在打造过程中,我们尽量保留滩林原貌,将周边景区串点成线,游客游览各景点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楠溪江绿道工程负责人汤海伦告诉记者。如今,这条蜿蜒在楠溪江腹地的绿道不仅成为了沿线村民的绝佳散步点,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周末在这边露营的游客很多,天幕都没地方搭了,村里的农副产品都不够卖了。”枫林镇镬炉村村民周岩桥笑道。

然而绿道带来的变化却远不止此。据镬炉村党支部书记黄少郎介绍,为了把绿道带来的流量引入村内,镬炉村便此以为契机撬动村域环境蝶变,以前该村是全市有名的“脏乱差”,现在每年都是优秀村。

与此同时,枫林镇便以绿道为轴,建设了“诗意山水、陌上花开”示范带,对沿线村社的环境进行了大整治、大提升,并以镬炉村为共富先导村,串联楠溪江畔沿线9大村居,大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行动。“绿道沿线村域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也慕名而来,在这里落地生根,带动村民就业3000余人次,人均年增收3200余元,为沿线各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0余万元。”枫林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陈泽子深说。

新业态撬动乡村游

从高空俯瞰,澄碧的江水与岸边建筑交相辉映,绿道从中穿过,咖啡馆、民宿、房车营地、机车驿站、研学基地等业态星罗棋布,处处可见乡村的丰硕与斑斓。

楠溪江绿道 图源:永嘉县融媒体中心

“不仅是环境变美了,绿道沿线的旅游业态也越来越红火了,慢慢地形成了一条绿道产业带。”提起变化,枫林镇江枫村党总支书记周望东便笑得合不拢嘴。楠溪绿道旁,江枫人徐倩婧开在葱郁树林间的舟里茶酒咖啡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我是第二次来了,楠溪江给人很开阔的感觉,我喜欢江风吹在脸上。”“回头客”小怡坐在露天咖啡区,她的桌上摆着刚出炉的麦饼和咖啡。作为乡村新业态,“咖啡”还唤回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就业。90后大学生黄泽鹏便是其中之一,毕业后的他曾在城市呆了一段时间,但有感于家乡的发展,他回到老家镬炉村的麦饼工坊从学徒做起,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咖啡师。他告诉记者:“在家工作幸福指数比较高,推门见景,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眼下,镬炉村的网红打卡点田家陌上隐正在进行二期民宿的打造,位于景沙岗村总投资约1.5亿元的锦里·西优度假村一期民宿也已开门迎客,可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除了咖啡、民宿,市集、露营和节庆活动也成为了游客前往乡村的理由。去年镬炉村举办了“开镰节”和沙岗粉干美食节,活动期间,一天的游客量最高可达两万余人,“那段时间,镬炉的游客在全温州能排到第二,村里的土特产全卖空了,还吸引不少邻村人过来卖。”黄少郎对当时的盛况记忆犹新。

今年,位于新坊村的自然岛营地也出“新招”,通过举办早餐市集吸引人气,增加过夜游客量,而著名景点“狮子岩”所在地下日川村便引入音乐人家项目让“老景区”焕发了“新活力”,这个以音乐为主题的民宿综合体的落地给古老楠溪江注入了新潮音乐元素,同时该村乡村夜游、特色灯光秀等旅游新业态也不断布局。

然而,交通便利也带来了不少烦恼,楠溪江“周边游”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如何培育更多新业态,培育怎样的新业态成为了楠溪江发展旅游必须思考的新问题。“楠溪江旅游业态偏传统,培育新业态的关键在于扬长,可以历史沉淀为底色,进一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中获得全新的表达,同时还要发挥音乐节的溢出效应,通过小而精的商业形态留住年轻人。”怒放青春(厦门)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楠溪江项目负责人李南飞建议道。

“老”业态焕发“新”活力

随着新业态遍地开花,老业态也在不断焕活。在镬炉村,油菜花开,麦田油绿,占地面积达170亩的麦饼工坊掩映在一片春意中,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来休闲赏花,“这里的环境很好,往这一坐,太阳一晒,点杯咖啡,来块麦饼,很惬意舒服。”游客陈学芳如是道。

楠溪江绿道 图源:永嘉县融媒体中心

镬炉村麦饼工坊立足“文化+产业+旅游”的特色发展路线,通过“麦饼+咖啡”做深“乡愁文化+特色产业”融合文章,一开业就成为了镬炉村的网红打卡点,今年还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共富风貌驿,成为了省级共富风貌驿典型案例。据麦饼工坊负责人李金红介绍,自开业以来,麦饼工坊接纳人数已达50来万人次。“顾客主要是来自温州、乐清等地,以年轻人为主,他们过来拍拍花,玩得很开心。

麦饼工坊成功打造之后,投资方启动了二期民宿的打造,这也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季雪芹是这里的老员工了,有着一手做麦饼手艺的她以前在家种地烧饭,如今一年有了7-8万的收入。“现在哪怕是不出门,每个月都有六千多元的收入,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季雪芹笑道。“麦饼”让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妇女有了用武之地。同时麦饼工坊还积极推进研学项目,有效带动村内及周边村社就业1000余人次,吸引游客10万余人,去年镬炉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8万元,是打造前的5倍之多。“麦饼工坊一期、二期工程结束后,我们还会进行扩建,让小朋友可以过来自己DIY麦饼、清明饼,业态增加了,我们也可以会村民提供更多的岗位。”李金红说道。

另一边,依产业而建、由产业而兴的“沙岗粉干·共富工坊”则通过实施“党建+品牌+农业+数字化”新模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人以上,可带动村民月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年增收5万余元,逐渐形成了“工厂增效、百姓增收、集体增富”的“多赢”局面。镬炉村村民陈秀芹说,在粉干厂一天的工资有一百多,不仅能赚钱贴补家用,还能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对她们来说方便不少。在镇、村帮扶下,“沙岗粉干·共富工坊”开办了以炒粉干为特色菜品的农家菜馆,以粉干“产、销、吃”一站式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段时间以来,周末客流量约四、五十人次,生意不错。而在江枫村,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研学这一途径接触到了红糖这一传统工艺的制作,老产业在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据介绍,着眼于乡村未来,相关单位还有着新谋划: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每村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实现村际之间资源共享、产业互补,最终带动整个片区发展,实现政府、社会资本、村社、村民四方互惠共赢。(李彩云 赵凯帆 范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