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建飞地,温州见到了什么?

时间:2024-05-13 15:22:49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解亮 谢甜泉

要说温州与长三角如何有个约,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显然是第一站。

距离温州450公里,大上海名声在外,那里有前沿的市场、技术和资讯,汇聚着大量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如何让上海的资源要素跨过空间阻隔,帮助温州发展?

2019年,温州在上海市嘉定区建起“科创飞地”—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为企业链接高端科创资源,促进温州产业转型升级。自此,温州与上海多了一个一体发展的约定,两城有了更多的互动。

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运营负责人李海鹰迫不及待地介绍起飞地的故事。

图源:潮新闻

“飞地就是温州企业来上海的第一站,寻求突破迈出的第一步。”李海鹰对此深有感触,“上海对多数温州企业来说是陌生的,所以这一步对企业很关键。这个时候我们扶企业一把,他们就能更顺畅地在上海开展合作,更容易链接到上海的资源,扎根上海。”

如今,温州在上海已有嘉定、松江两个科创飞地,累计招引企业研发中心和孵化团队50多个。

“我给你们讲三个故事,就大概能明白飞地是如何连接温州与上海的了。”李海鹰说。

1

第一个故事关于人才。这也是不少温州中小企业迫切望向大上海的重要因素。

故事的主角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它还是个“小透明”,在永嘉一间租来的厂房里生产着大家都在生产的阀门。

单一的产品,资源匮乏的企业。“想接触人才专家,却没有很好的渠道,不知道该跟哪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企业负责人陈孙娒向李海鹰倒了不少“苦水”,直言要在上海找“有本事的人”,提升产品附加值。

“平时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替温州在上海建好‘人才朋友圈’。”两人一起刷圈,先是找到一位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过的技术人员,陈孙娒很欢喜。然而合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位技术人员虽精通技术,却不懂产品,只好分道扬镳。

“人才朋友圈”继续刷,终于,一位刚退居二线的资深行业技术专家——邵贵军,被他们精准锁定。他不仅从业时间久、技术扎实,对阀门市场熟悉,还是一位在国内蒸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领域被认可的专家。但得知企业在温州,邵贵军也有顾虑,他不想离开上海工作。

“我们在上海嘉定飞地建立了纽顿研发中心,您就在上海工作,待遇也有保障。”陈孙娒三顾茅庐,并作出承诺,最终请动了邵贵军。而且在其带动下,又来了6名高技术人才。

他们结合靠前的泵阀市场和技术,进一步突破波纹管阀门技术难点,提升产品品质,并围绕蒸汽、导热油领域开拓系列成套的阀门产品、设备。

如今,纽顿的产品生态发生质的改变。从以前的卖单一产品蝶变为能为客户提供全套蒸汽和热能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方。

3年的时间,纽顿从不到1亿元的年产值,上升到近3个亿,2023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如果说纽顿因温州在上海有飞地,找到核心人才,升级了企业产品,那么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找到的则是新赛道。

回想起首批申请入驻嘉定科创飞地的企业名单,李海鹰依然觉得迦南科技的到来,是最令她意外的。

2014年迦南科技就在创业板上市,申请入驻时,已是国内知名的制药装备生产企业,其固体制剂智能化技术,更是行业细分领域的第一。

图源:潮新闻

为何选择来飞地?“想寻求突破,但找不到方向。”企业在上海办事处负责人陈洁说,中国是制药大国,上海有制药行业最新的市场、前沿资讯,以及最优秀技术人才,“我们想来上海找一找企业的发展后劲在哪。”

李海鹰向陈洁推荐了正在上海进行的“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等技术展会的信息,将他拉进对口的微信群,为企业对接科研合作项目、领域专家、客户资源。

入驻嘉定飞地半年多的时间里,陈洁与团队成员从一个个小屏、展会窗口开始,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信息。每天不是在联系,就是在拜访的路上。“这些都是在温州接触不到的资源。”

在与数十位行业专家的密集接触中,陈洁了解到当前药厂“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找到了一条企业新的发展赛道——原料药制药装备。

“这正是企业产业链前端缺失的重要一环。”陈洁说,就像是从小麦到面包,中间需要将小麦先变成面粉,再将面粉制作成面包。以前企业主要做面粉到面包的环节,如今企业可以参与小麦到面粉的阶段。

开辟新赛道后,即使受疫情影响,迦南科技近年的原料药装备订单额还实现了年增长30%以上的好成绩。企业还在上海布局了新的技术工程服务公司,来接触前沿的客户市场。企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

3

前两个故事,都是温州企业连接上海的资源,“第三个故事,我想说说飞地的另一面,其实还承担着项目孵化器的角色。”李海鹰说,从家乡出来,终归还是想多引一些资源回温州的。

2021年,在上海的一次青年联谊会上,一支年轻的储能项目团队进入李海鹰的视线。项目的带头人张彬彬,是一位90后的温州小伙。

“在低谷的时候把电储存起来,在高谷的时候用出去。削峰填谷的储能模式,能满足企业节能降耗需求……”谈起自家的储能项目,张彬彬如数家珍。

在当时,储能产业还是个新鲜事。工科出生的李海鹰,敏锐捕捉到这个项目有“未来产业”的潜力。而彼时的温州,也正在发展电池等新能源产业。

“何不将这个项目引到飞地来!”李海鹰向张彬彬发出邀请,并介绍温州正在起步的新能源产业以及落地的产业链相关企业。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彬彬将上海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迁进了飞地,并提出需求:做一个储能示范项目,来推广储能产品。

李海鹰立即对接温州的招商团队,从接洽到落地仅用14天,上海煌能正式入驻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而后建成了全市首个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实现所有储能设备在温州生产、制造、运营。

如今,上海煌能的潜力,被同在温州的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眼相中。瑞浦兰钧生产的新能源电池正是上海煌能的上游产品,两者强强联合,合资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公司,并落户温州位于松江的科创飞地。

上海煌能与温州企业有了新的连接,上海与温州新的合作故事正在续写。(解亮 谢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