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线上进行碳汇交易,温州市永嘉县界坑乡杨庄村、苍南县莒溪镇天井村、文成县玉湖镇茗垟村等温州山区5县20个首批试点的低收入村有了“会赚钱的树”。由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开发的“林业共富碳汇”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月余,已有村集体增收近4万元。
已累计销售449.27吨,有村集体月增收近4万元
林业碳汇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的碳中和路径之一。近年来,温州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厚植绿色生态本底,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助力共同富裕,温州勇当“碳”路者,创新推出了区域性林业碳普惠产品——温州林业共富碳汇。
去年12月,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国率先出台《温州市林业共富碳汇计量方法学》。今年3月,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温州市林业共富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推出“林业共富碳汇”微信小程序,探索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新路径,实现线上轻松交易。首批试点上线的温州山区5县20个低收入行政村,生态环境优美,自然禀赋优良,尤其是碳汇资源十分丰富。
苍南县莒溪镇天井村
温州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为‘林业共富碳汇’小程序的首批试点,为乡村共富带来了新的机遇,市资规局从2023年开始便着手筹备该项目。”20个村累计可售碳汇量超12万吨,若全部售出,累计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200万元。每吨碳汇量单价为100元,今年3月参与线上销售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449.29吨,为村集体增收44929元。其中,苍南县莒溪镇天井村上架总碳汇量为2934.93吨,销售碳汇量遥遥领先,已售碳汇量390.38吨,收益为39038元,切实为村集体经济注入资金,推动当地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助力增收致富。
点点手机就能“云种树”,已有481人次认购
现实中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很多市民想植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次上线的“林业共富碳汇”小程序,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义务植树新形式,只需指尖点点就能履行义务植树责任,同时也为市民搭建了一个推动林业碳汇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台,随时可为温州山区共富贡献力量。
4月11日,温州市资规局在苍南县莒溪镇天井村举行了温州市首批林业共富碳汇认购仪式。活动现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苍南县人民检察院分别认购林业碳汇50吨、100吨和218吨,认购金额超3.6万元。
林业共富碳汇认购仪式
个人通过在小程序上购买共富碳汇可消除日常碳足迹,通过线上义务植树,进行公益捐赠,轻松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一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共富碳汇用于抵消企业的碳排放,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购买共富碳汇,可作为代替修复方式。温州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总认购人次为481人次,在小程序交易排行榜中还能看到网友累计购碳量的个人和机构等排行。”每一次购买,都相当于种下了“虚拟的树”,购买的碳汇资金直接转入低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用于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森林培育和管护。
有需要的企业、团体或个人,在微信中搜索“林业共富碳汇”小程序,进入页面后可以看到“碳中和购买”“零碳机构购买”“义务植树尽责”“公益捐赠”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5大模块,选择相应模块,就可以根据指引选择想购买的碳汇数量。完成支付,还可获得专属的林业共富碳汇电子证书,记录下自己为温州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所做的贡献。
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接下来“林业共富碳汇”小程序将在更多领域推广应用。(温度新闻 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