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徐州,奔波近万公里,让彼时全市标的额最大的金融不良贷款得以清收;立案3天,加班加点为128名劳动者执行到位390余万薪金,让员工安心过上好年;日夜兼程,凌晨4时到达零下27摄氏度的辽宁铁岭,顶风冒雪两天查封近百套房产......这位同事口中雷厉风行的“铁娘子”,申请人心中将“纸上权利”兑成“真金白银”的守护者,正是温州中院执行庭副庭长林彩霞。扎根执行一线十五载,她的足迹遍布二十余省份,累计办结3700多件执行案件,处置6000多处房产,执行到位50多亿元。曾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今年4月刚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温州中院执行庭副庭长林彩霞 图源: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1年的夏天,拥有经济学和法学双学位的林彩霞,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当同学们纷纷奔赴大城市金融领域时,她却选择回到温州,进入了泰顺县人民法院,成为这个山区法院第一个高学历法科生。温州家乡,有她无法割舍的绿水青山、父老乡亲。在泰顺法院的十年时光,林彩霞历经民一庭、民二庭、刑庭等多岗位,从青涩的书记员成长为挑大梁的审判庭副庭长。蜿蜒的山路成了她与百姓的“连心桥”,到田间地头开庭调解,到百姓家中走访调查,她总想对每个案件、每个当事人更细致一点。某贩毒案中,刚成年的被告人因父母离异、家庭教育缺失误入歧途。林彩霞多次走访其亲属,反复强调亲情关怀,更以法理情耐心教育,并依法对其从轻处理。少年声泪俱下,当场向她和他爷爷下跪忏悔。无数个圆满结案的瞬间,当事人舒展的眉头、真挚的感谢、“我们信您”的肯定,将付出的艰辛都酿成了暖意。时光的沉淀日复一日,像山涧细流,悄然浸润着林彩霞对“司法为民”的理解,“坐在百姓的门槛上,才能看见他们眼里的光”。
2010年,林彩霞选调进入温州中院。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敢打敢拼的劲头,她很快成为执行局的骨干力量,办结案数、执行到位金额、财产处置数量等均居全院执行条线首位,勇挑重担啃下了最难办的硬骨头。2012年金融风波中,当时全市标的额最大的金融不良贷款案压在她的案头。债务人徐州某公司抵押的2万平米商场却是个“烫手山芋”,300多户租户不配合腾空,其他债权人更是养猎狗霸占办公楼。“面对狂吠的猎犬和阻拦的壮汉,我攥紧案卷的手心全是汗。”林彩霞回忆时坦言。为推进商场的处置,她五赴徐州,反复在银行、企业、租户、债权人及投资人间沟通协调,最终促成第三方整体承接方案,以打包作价方式一次性了结金融机构与徐州某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很快,第三方全额付款,本案债权银行彼时史上单笔最大的不良贷款得以清收,300多个商铺、众多职工在经营权平稳过渡中保住生计。2022年,温州中院审理的“周某华跨境赌博犯罪集团案”震动全国。林彩霞作为该案财产追缴的承办人之一,辗转广东、湖北、上海等地,查控1000多套房产,执行到位3亿余元。为了尽早查控、处置财产,出差是林彩霞工作的日常注脚。在近年委托执行系统建立完善前,她近三分之一工作日奔波在外,即便小产后需休养那年也未曾例外......星夜兼程的千里奔赴、从未抱怨的执着坚守,是“铁娘子”林彩霞执行征程中最生动的印记。
“法理之外应有情义,我们多添一份温度,司法与民心就靠近一分。”在刚性法律框架内,林彩霞总在寻找柔性空间,让司法之光既照亮公平正义,也温暖人间烟火。被执行人朱某唯一住房拍卖案中,她专门选择在其小孩及病重父亲不在家时上门,又沟通买家,促成朱某以租赁方式缓迁,让老人临终前保全体面。某酒店欠薪案中,她多次协调,最终取得抵押权人同意,将酒店拍卖所得优先支付员工款项,赶在春节前为128名员工发放到位390万余元薪资。某信托公司欠付5亿元赔偿案中,她创新提出“动态解封”方案,允许债务人分期还款,并在每期还款后解封其持有的部分股票择机出售,既保障债权人利益,又保全债务人资产价值......“铁娘子”林彩霞,以她最炙热的柔情,抚平法律与人心碰撞的褶皱。林彩霞身上,还有着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基因。日常工作再忙,怎样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地抵达当事人,是始终萦绕在她心头更大的命题。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逃废债”难题,她与团队反复研讨,创新提出执行审计综合配套改革机制,极大提高了自动履行率及打击拒执成效。一民间借贷案中,她以执行审计的威慑促使被执行人履行近5000万债务;另一买卖合同案里,通过审计发现13亿资产隐瞒转移线索,及时移送公安侦查。此外,执破融合、企业信用修复、执行接待“一件事”模式.......温州法院的一系列执行改革创新背后,都凝聚着林彩霞的一份智慧。
“让每一份判决都落地有声,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我,一个普通执行法官永恒的初心。”林彩霞的眼神清澈又坚定。所谓“铁娘子”,从来不是钢筋铁骨,而是在法治信仰的熔炉里,炼就了永不弯折的担当之魂。(温州日报 张琳、胡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