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园博园“山水中国馆”地下工程全面竣工

时间:2025-06-26 15:13:21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王艳

近日,温州园博园一标段工程现场建设正酣,由中建二局负责施工的主场馆“山水中国馆”地下工程已全面竣工,较预定工期提前完成,正式进入地面施工阶段。该项目现场同步上线3台智能机器人,助力项目建设降本增效。

现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1台履带式智能抹光机器人、2台座驾式地面抹光机器人,对高温下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整平、抹平、收面作业。在高温酷暑等极端环境中,机器人作业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混凝土的抹光收面工作,原本至少需要5名工人协同作业,现在机器人只需要一名施工人员遥控或驾驶即可。”中建二局温州园博园项目一标段项目技术负责人唐永春介绍,以最先进的履带机器人为例,只需要给机器人设置一个参数,机器人每小时可完成220至400平方米的收面工作,效率是人工的3至5倍,还可节省三分之一的施工成本。

image.png

温州园博园“山水中国馆”地下工程全面竣工。共享联盟·瓯海 陈明铭 摄

“一般人工作业的平整度误差在5至10毫米,而机器人误差只有3毫米。”唐永春表示,机器人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效率上,还体现在精准度上。目前,3台智能机器人已为该标段中国山水馆、三溪市集等工程中进行了5000平方米的收面工作,接下来还将进行超过1.5万平方米的收面作业。

据介绍,温州园博园一标段工程量大、工期短,为了赶工期,施工方组织精干人员对主场馆进行集中建设,最忙时期实行三班倒作业,地下工程项目竣工较预定工期提前完成,并顺利进入地面钢结构施工阶段,这也为整个项目的如期完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去的地面钢结构施工中,我们为了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技术上应用了先进的BIM技术。”唐永春介绍,该技术是将原来的平面设计图,变成3D的动画模型,在面对一些复杂施工环境时,施工人员可以对照这个动画模型进行施工。未来竣工验收时,也可以根据这个模型的参数进行检测和验收。该技术的运用,也将极大地提高钢结构吊装作业的效率和精准度。预计8月中旬,主场馆钢结构吊装作业将完成。(潮新闻 王艳 共享联盟· 瓯海 张灼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