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水文情况复杂,不能贸然下水。自本月起,温州市永嘉县划定楠溪江7处嬉水游泳区和1处桨板、皮划艇区,呼吁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划定水域内进行水上活动,并严格遵守开放时间及安全规定,此举不仅针对普通游客,同样剑指楠溪江流域一些擅自行动的休闲项目经营者。
楠溪江水上旅游休闲活动具体划定区域是:浆板、皮划艇区在枫林镇龚埠到岩头镇月牙滩,开放时间为10:00-17:30。嬉水游泳区包括沙头镇岭下村、渠口村、楠汇村,岩头镇下日川竹筏漂流码头,鹤盛镇过路滩,岩坦镇前溪村,大若岩镇银泉村,开放时间为10:00-18:30。
水上休闲区域。永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8月1日是水上休闲区域划定首日,永嘉县水上运动安全集中整治联合执法组,联合楠溪江沿线乡镇属地政府工作人员、村社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以及社会力量,合力守护游客安全。
沙头镇岭下村是热门戏水打卡地。每月1日是企业一月一假日,楠溪江全年游泳人数峰值就在8月1日,仅岭下村游客超4万人。沙头镇平安法制办公室主任张加利介绍,为配合水上活动区域的划定,岭下村投用了三架瞭望台。
“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紧盯水上活动。”张加利说,沙头镇境内楠溪江全长27公里,在原有水域开放时间基础上,沙头镇延长守护时间段。当天全镇调动400多人,5支队伍,坚守重点水域一线,包括20处易下水危险区域,及时劝离游客。该镇44个重点地段安装视频监控,一旦有人越过红色警戒线,监控就会提示预警。
夏日楠溪江人气火热,为应对严峻的防溺水工作,今年,永嘉县成立水上运动安全集中整治联合执法组,开展安全巡查检查、安全宣传、劝导劝离、执法检查等工作。
8月2日,沙头镇某景区组织人员私自下水,开展皮划艇漂流,执法组要求立即停止。同一天,在岩头镇一露营基地,执法组发现私设游泳警戒线,当即责令改正,营地撤销私自设立的游泳区域。根据《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对不遵守指定区域规定人员,可进行罚款,严重的执行行政处罚,直接影响个人征信系统。
据温州市楠溪江旅游经济发展中心消息,现有划定8个区域内,除人员盯紧看牢、严防死守外,还配备“跟屁虫”随取随还,配有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竹竿,并安排救生员、冲锋舟等,结合人防、技防、物防,拉紧防溺水“防护网”。永嘉正谋划建设亲水码头、文旅滨水业态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增加楠溪江水上旅游休闲活动下水点位,在确保游客安全的前提下,丰富游客的玩水体验。
“天然泳池”别演绎“蹈海之危”
为应对楠溪江夏季火热的人气,出于安全考虑,永嘉今年以“最严”举措防溺水:划定水上旅游休闲活动区域,成立水上运动安全集中整治联合执法组,不让“天然泳池”演绎“蹈海之危”。
楠溪江流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名闻遐迩。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表面看上去很温柔,实际上危机四伏。江水深浅难辨,且多漩涡。对熟悉楠溪江水域的游客而言,楠溪江的“野性”魅力十足,但初涉者若无完备的自我防护,潜伏危机可能危及生命。这些年,沿线乡镇和村社虽严阵以待,志愿者也全力巡查,但“野游”现象依旧难以禁绝,溺水事故时有发生。此次当地“划定水域”、强调“远离未开放水域”,正是竭尽全力的安全守护,其实也是无奈的应急之举。
所谓“最严”防溺水“划定区域”,是力争在这个范围内保障游客安全,但意外往往发生在“圈子”之外。像《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尽管孙悟空画了一个圈,但唐僧放下戒心,最终挡不住圈子外的诱惑。俗话说“救得回将死的人,拦不住要死的鬼”,某些人对陌生场所不管不顾,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规劝没有用,即便“画了圈子”,也防不胜防。
划定水域,对游客有监督作用。但针对极端的“个别”,政府或基层志愿者无法做到一对一监管。这就需要公众的自觉,任何时候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只有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平衡亲水权利与安全义务,摒弃“野泳才尽兴”的盲目,才能防患于未然。
多方联动,全力编织水上安全网,背后是无数参与管理者的用心付出。连日来,面对“非划定水域”的劝离,个别游客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希望游客要当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人人都成为安全网的编织者。从“划定水域”的物理区隔,逐步走向“共建水域”的责任共识,“天然泳池”才不会沦为危险境地。(温州日报 金朝丹、永嘉县融媒体中心 吴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