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铁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凭借持续研发,其汽车尾门电动撑杆正以80%的市场占有率刷新着企业发展信心,预计今年产值增长率可达25%。在温州瑞安,许多像铁印这样依靠创新突围的中小企业,拼凑出瑞安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2025年上半年,瑞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9亿元,同比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核心指标领跑温州。
走进浙江名瑞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AGV无人搬运机器人在生产线间穿梭自如,视觉检测系统以毫秒级精度扫描产品瑕疵,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跳动的数据见证每一个生产细节。这一“传统企业裂变新质生产力”案例被列入浙江省典型。“技术突破就像‘点火器’。”当地经信部门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内全自动给袋式真空包装机械设备的龙头企业,名瑞通过自主研发“多种物料下料供料线”,将生产效率提升25%,推动年产值、产能和市场份额迎来跨越式增长。
名瑞的蜕变,是瑞安创新生态的缩影。今年上半年,瑞安实施制造业高质量纵深培育三年行动,坚持把制造业作为“两新”深度融合的最大场景,联动推进12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303个增资扩产项目建设,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领跑温州各县(市、区)。高标准推进国家创新型市建设,科创平台建设迅猛——获批浙江省极端工况装备监控与智能运维重点实验室,新增孵化空间27.93万平方米、入孵企业(项目)378个。上半年,当地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6%和16.6%,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产业裂变转型升级成效持续凸显。
作为当地工业的定海神针,瑞安汽摩配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浪潮冲击下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21.3%。“江湖”地位不断加固的背后,是瑞安以创新重塑产业竞争力的组合拳: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院所解题”的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模式,整合东新科创园等优质资源,成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院,成功攻克36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将汽摩配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大场景,吸引长江汽车零部件等20亿级项目落户,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瑞安,不仅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协同联动,还有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推动要素保障赋能区域发展。“投小投早投科技”投融资机制名副其实,目前已构建总规模达107.2亿元的发展资金池,其中产业基金14只、市场化基金89只,重点支持初创型、科技型企业成长。“金融专员”机制则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前5个月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355.93亿元,同比增长17.11%。在土地供应上推行“数据得地”新机制,创新推进“居改工”“居改产”等改革,完成工业供地1135亩,用地指标争取量居温州第一,两项指标分列温州第二和第一。有了要素保障,今年上半年,瑞安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领跑全省制造业大县。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行业,更是一个时代。”在瑞安,这一理念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令人惊喜的是,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在技改过程中成功孵化出机器人企业,如金石家居孵化出珂斯顿机器人,生产的家具打磨机器人产品上半年产值达2933.6万元,增速高达3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当前,瑞安正抢抓机遇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聚焦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增强创新产业动能、激发人工智能活力,以“两新”深度融合打造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温州日报、包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