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抗癌故事:就算失去乳房,也要挺起胸膛

时间:2018-12-14 15:10:20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胡炎桢

王喆(右)、吴梦(左)

一头偏男性化的短发利落俏皮,无论聊沉重的过去还是快乐的如今,她都总是面带笑容——王喆给人的感觉是乐观又富有正能量。

一头女性化的短发成熟稳重,交谈期间提及最多的词语是“姐妹”,说的最多的话是“抗癌刻不容缓”——吴梦给人的感觉是亲切又温暖。

如若她们不提,谁都不会相信王喆和吴梦曾经都是乳腺癌患者,她们各失去了一只乳房。

作为温州市幸福丝带姊妹之家志愿者协会的两位带头人,近日,王喆和吴梦讲述了她们和姐妹们的抗癌故事,释放的满满的正能量不禁令人动容:原来失乳的女性依旧可以美丽!

她们都失去了乳房 却让1200个女人“挺”起了胸

乐观的王喆,经历过7次大手术。

2000年,王喆在迪拜遭遇车祸造成直肠断裂,前后历经6次大手术,才把命悬一线的她从生死关里拉了回来。

2015年姚贝娜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全国对乳腺癌的关注。王喆在检查自己的乳房时发现右边乳房“感觉不对劲”,就去了医院。“医生拿着报告单却吞吞吐吐,一直在问我的家属在哪里。”王喆回忆这段时光时仍带着一脸笑容,“直肠断裂已经让我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就算是癌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当时很淡定地问医生“是不是乳腺癌?”面对她的豁达,医生这才说出实情:乳腺癌早中期,积极配合治疗,治愈率达99%。面对保乳治疗还是切乳手术,王喆选择了后者。

三天后,王喆再次进了手术室,做了人生第7个大手术,从此失去了一只乳房。

吴梦则不如王喆这么豁达。“我刚开始得知自己的病时,很害怕,我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害怕死亡。”

让她更为灰心的还有来自他人的异样眼光。几个从小看她长大的长辈认为她不吉利,不允许她出席喜庆的场合,她为此哭了整整7天,甚至一度放弃治疗。但她的婆婆却给了她动力,“我婆婆一定要我治疗,说哪怕家里砸锅卖铁也一定要将我治好。”吴梦无比感动,也对生活重燃了希望。

治疗期间,吴梦发起了一个名为“独一无二少奶奶”的群,很多乳腺癌患者都加入到了这个群里,互帮互助,抱团取暖。“癌友是抗癌路上的强大力量,如果能将大家聚集在一起,抗癌力量该有多强大。”抱着这样的想法,吴梦在群里发出了号召。她找到了群里较为活跃的王喆,请她担任会长。2016115日,6个志同道合的乳腺癌患者发起的温州市幸福丝带姊妹之家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幸福姊妹之家”)正式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

目前,幸福姊妹之家会员人数已经超过1200人,最年轻的会员27岁,最年长的已超80岁,这些人都是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患者。作为娘家,幸福姊妹之家给姐妹们送去温暖,更改变了很多患者的人生。

她们都战胜了心魔 亦不会被病魔打倒

幸福姊妹之家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姐妹们更好地战胜癌症,在近3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在幸福姊妹之家三个微信群里,每天都有正能量在传递,积极、向上、成功抗癌是主旋律。在租来的100多平米的幸福丝带关爱中心里,时时处处散发出温润、温暖、温和的气息,姐妹们有了一个可以“诉说、倾听、收获”的港湾。

尽管平时的主业事情很多,但分别作为会长和秘书长,王喆和吴梦再忙都会投入精力到幸福姊妹之家中,每天都会到关爱中心里坐一坐,和姐妹们聊一聊。她们不仅是幸福姊妹之家的带头人,更是姐妹们的精神支柱,仿佛有她们在,癌症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一天,王喆接到了市中心医院的来电。“王会长,我们这里有个乳腺癌患者,已经住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既不接受治疗,也不出院、不与人沟通。你能不能过来看看她?”详细询问了这位患者的情况后,王喆就赶到医院探望。只见这位患者躺在床上一言不发,毫无生气。这让王喆有些难受,不禁脱口而出见面的第一句话:“我也是乳腺癌患者”。被这句话触动后的患者抬眼看了看王喆,看着王喆生气勃勃、光彩照人的样子,她又垂下了眼睑——她毫不相信。王喆只好把病床的帘子拉起来,把自己的衣服解掉,将身上的切乳伤疤展现给她看。同样的经历让患者彻底震惊了,这才开口和王喆交流。经过开导,患者豁然开朗,第二天就开始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大大好转。

“患癌后,一般人都会经历先害怕、后生气、再愤怒、最后无奈接受的过程。”吴梦说,这样的心路历程非常折磨人,“很多时候,打倒你的不是病魔,而是心魔。”对此,王喆和吴梦都感触极深。

她们遇见了一个癌龄已有十几年的患者。她复发了五六次,甚至发生了骨转移,这使她的手关节异常,手呈现鸡爪样,无法持筷。以前这位患者总是自怨自艾,自从加入到幸福姊妹之家后,她的心态开始变得积极向上。如今不但可以自己持筷吃饭,还可以照顾他人,能常常来关爱中心帮忙,创造了医生和家人眼中的奇迹。

“很多抗癌成功的奇迹都告诉我们,乐观的心态有多么重要。”自从担任幸福姊妹之家的会长以来,王喆请教了国内很多乳腺癌专家,“专家告诉我,一个人抗癌的成功率是47%,团队抗癌的成功率是93%。幸福姊妹之家要做的,就是帮姐妹们战胜心理恐惧,陪姐妹们一起抗癌。”王喆相信,癌症不等于绝症,心魔被战胜后,就算医学上判定只能活三个月的人,也有可能创造奇迹。

为爱发声为癌奔走 她们很幸福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病人,是世上最命苦的人。为了报复世道的不公,我会不断地用自身的负能量去攻击他人。”一个会员在朋友圈里写道,“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身为病人,我不但能够自救,还能帮助他人。”她的这段话获得了诸多点赞。

“我们都深刻地知道,乳腺癌患者所面临的绝不仅仅只有病魔和心魔,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在底下评论道,“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加懂得幸福姊妹之家中‘幸福’的意义。”

可能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谈及此事,开朗的王喆出现了些许愁容,答道,“30-40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容易遭到丈夫的抛弃。”“我在化疗你却在抱小三”,这样的打击对患者而言无疑雪上加霜,但事实上女性乳腺癌患者被抛弃的案例并不在少数。“这事我没办法帮姐妹们预防或避免,但乳腺癌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即使乳腺癌不能避免,我们也要努力将关卡前移。”

为了让大家明白预防筛查的重要性,王喆、吴梦和幸福姊妹之家的姐妹们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各处奔走。她们多次组织专家团队上山下乡宣传乳腺癌筛查项目,走进平阳、泰顺、苍南、永嘉等偏远地区,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进农村,各地都留下了她们的身影,只为普及乳腺癌专业知识。有时候专家团队还会带上B超机到现场为群众做早筛,希望引起人们对乳房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她们还会在防乳癌关爱日这个特殊日子里,举办“幸福丝带为爱发声”大型户外公益活动,让更多人关注乳腺癌。今年的公益活动上,167名抗癌勇士和700余名患者到场,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主任委员史安利教授、秘书长甄荣也应邀出席,为温州抗癌事业加油助威。

如今,“为爱(癌)发声、为爱(癌)奔跑”已成为吴梦的口头禅。她还专门通过网络众筹成立了“幸福丝带关爱基金”,为贫困重病的姊妹送一份关爱,并发动企业、爱心组织联合起来,共同推动“两癌”筛查和术后关爱。“温州的慈善氛围真的很浓,这么多人帮助我们,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无病呻吟’。”

作为回报,幸福姊妹之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只要需要志愿者,她们就会积极参与,报名信息一经发布就马上报满。“能帮助别人真的让我感觉到幸福。”不少会员如此表示。

温州抗癌故事收获全国大奖 幸福姊妹之家愿天下无癌

在王喆和吴梦的感染下,幸福姊妹之家的姐妹们脸上总是徜徉着满足的笑容,如若她们不提,丝毫看不出她们都是乳腺癌患者。这是幸福姊妹之家的魅力,让人倍感生命珍贵。

为了向公众展示癌症女性也有美丽的一面,幸福姊妹之家排练了一场特殊的模特秀。这场名为“折翼的天使”的模特秀上,四名加起来只有两只乳房的乳腺癌康复者身披白纱,头戴花环,缓缓上台。因为乳腺癌手术,她们失去了乳房成为了折翼天使。她们敞开“胸怀”在伤疤上画上彩绘,勇敢走上舞台,在全国癌症患者风采大赛上一经登台,就震撼了全场,现场1600余人自发起立鼓掌,所有人都被她们感动得泪流满面,为她们的自信和勇气点赞!

她们获得了团体一等奖。回来后,大家将这场秀搬到了温州的广场上,再次震撼了温州。“我们通过人体彩绘展示,既是呼吁广大市民正视乳腺癌,也是为了鼓励女性患者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疾病和生活。”

这场秀对幸福姊妹之家的会员们来说,意义远不止此。因为包括模特在内,从彩绘到模特展服的设计制作,再到化妆,这场秀的所有环节全都出自姐妹们之手。这对于终生不能干重活、几乎只能闲赋在家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像是找到了一扇打开新生活的大门。

受此启发,王喆和吴梦发起成立了“幸福丝带创业工坊基地”,请来专业老师为姐妹们教授适合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技能。目前,手绘工坊、缝纫工坊、电商工坊等创业工坊已火热启动,姐妹们也有了生计可谋。

“这是我们对1200多名姐妹的责任。”王喆和吴梦都如此说道。面对协会会员在2年间翻了2番的情况,她们的内心有些复杂。这一方面说明协会的工作做得到位,得到了姐妹们的认可,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两癌患者越来越多。

“真希望加入到协会里来的,只是单纯的志愿者,而不是癌症患者。”吴梦感慨说,“希望有一天,天下再也没有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