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温州这座忙碌的城市,将迎来首个民营企业家节。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无论是改革开放早期的“温州模式”,还是眼下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温州一直是观察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这个秋天,记者在温州蹲点调研民营经济。在经历民间借贷危机、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危机后,短短几年,温州不仅走出了低谷,而且把重树民营经济新标杆作为奋进目标。
如同回荡的钟摆,温州实体经济荡回中心线。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家大幅减税降费的情况下,温州民营经济单位纳税同比仍增长11.9%。上半年,温州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100万户,成为全省第二个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城市。同时,温州终于等到第一个世界500强——民营企业青山控股今年首次登榜。
从混沌到清晰,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越过山丘,给出了高质量发展思路。
乐清市美硕电气有限公司通过智能改造,无尘车间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拍友陈翔摄
靠民营经济起家立家,拿什么再创辉煌
全国民营经济的比重是“56789”,在温州的分量则是“99999”,即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5%,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超过90%,工业增加值占91.5%,从业人员占92.9%,税收收入占90%。
“99999”,民营经济再看温州。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如何再创辉煌,是摆在温州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今年上半年,温州市委主要领导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抛出关键一问:“‘两区’建设是事关温州前途命运的大命题,舍其还有谁?”
所谓“两区”,即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健康”,完整地讲,就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去年,温州还获批建设全国唯一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虽是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亦有短板,那就是科技和人才。
人本集团机器换人产能效益双提升,1名普通工人可以轻松管理10台轴承加工、检测设备。拍友陈翔摄
过去,创业就是创新;现在,创新才是创业。不少民营企业家直言,温州实体经济落后就落后在科技型企业太少。“像温州这样的资源贫乏地区,出路在于科技型企业。而科技型企业投入量大、见效周期长,民营资本喜欢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政府不加以引导很难发展起来。”长期观察温州民营经济的本地学者张一力说。
“温州狠下一条心,把科技创新视为‘华山一条路’。”温州市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态。
“华山一条路”并不好走。远离大都市大市场,又从家庭作坊、粗制模仿的时代走来,但一批拥有技术和品牌的温州民营企业,还是伴随着新一轮民营企业发展的浪潮崭露头角。
仅在乐清经济开发区,就完成了3项“卡脖子”技术攻关。台邦电机工业的“高精密行星齿轮减速伺服电机”就打破了高端机器人伺服电机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其实我们公司规模并不大,年产值也才5个亿。”但公司副总裁徐恭定报出的近3年技改投入让记者惊叹,“1.5亿!”
温州市经信局给出的一组数字可以佐证,一批像台邦一样重视技术的企业正形成发展合力。前三季度,温州技改投资增速达24.3%,居全省第二,规上工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也列全省第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落地,使温州如今拥有7个高能级平台,包括中科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等,“这在温州历史上前所未有。”温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张一力说,早些年,“产业空心化、经济泡沫化”困扰着温州,实体经济受到了伤害。但现在“两区”创建已经使温州民营经济找到方向。前不久,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召开,作为温州今年最重要的主场活动,这为当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科技翅膀”,也为中小企业对接科技资源探索了新路,借力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引进青年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图为正泰数字化车间。拍友张芒芒摄
“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如今竞争力何在
温州模式,离不开一个“小”字:小商品大市场、小产品大行业、小资本大集聚,这曾是许多大学MBA授课的经典案例。“生在里弄里,长在民宅中”,从家庭小作坊到股份合作企业,再到企业集团,温州民营经济也在蜕变。
如今,温州依然在“小”字上做文章,但已然有了不一样的气质。
朱明春,温州第一代农民企业家,曾以养鸡专业大户的身份当上全国劳模。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朱立科把一杯“一鸣”牛奶,卖到十个亿。康奈集团的郑莱毅话不多,但提到制鞋就侃侃而谈。他父亲郑秀康深耕鞋业的理念,在这位创二代身上延续。
经历了民间借贷危机后的温州生意人,已然汲取了教训。对不熟悉的项目,再也不一哄而上。而一大批温州制造业“隐形冠军”,不显山不露水,却凭着“小而精”“小而新”,稳稳占据着行业龙头地位。温州进入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名单和“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库的企业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金石包装董事长孙国锦,因为被朋友打开的酸奶溅脏了衣服,得到启发,决心组建研究队伍,最终研发出铝箔易撕盖,在解决“飞溅”小麻烦的同时,获得110项专利技术,打通了包装生产全链条,将几角钱的小买卖做成了十多亿元的大生意。
佳博科技董事长薛子夜,在LED封装领域普遍采用100%键合金丝时,研发出性能相同,但含金量只有20%至80%的键合金丝,大大降低配件成本。研发产品中有7项产品属国内首创,1项产品属国际首创,“想人未想”的探索让佳博收获了盈利大幅增长。
浙江中电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生产现场。拍友陈翔摄
温州模式注入了对专业化、精品化的追求。过去,温州人在大市场中找机遇;如今,他们主动缩小市场,探索细分市场新法则。
在一些温州企业家眼中,小企业如果创新实力不足,要想改变微利还可以进行产业链抱团。5家原先各自为战的包装企业,抱团成立了一个联盟。由该联盟研发的膏状物智能包装生产线,在9月举行的中国(温州)国际广印展上一炮打响。“过去抱团,是为了市场,现在不仅为了市场,更为了创新。” 联盟理事蒋琪透露,华联今年申请了39项专利,包括4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