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加强境外来温人员管理服务,推进政策落地抓好春耕生产

时间:2020-03-10 10:01:54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辛温舟 朱建波

3月9日下午4时,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三十七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陈乐慧首先通报了温州最新疫情情况:2020年3月8日0-24时,全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已是连续20天新增病例为零,新增出院病例4例。

温州疫情形势持续向好 但面临较大输入性风险

截至3月8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4例,累计死亡1例,累计出院492例,现有住院病例11例(含重症1例),其中乐清市5例、文成县2例、鹿城区、洞头区、永嘉县、龙港市各1例。

目前,全市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4628人,累计解除医学观察14628人,温州市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清零。另外,全市累计协查发现外地确诊的输入性病例的在温密切接触者6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9日当天,全市有1例患者治愈出院,是乐清病例。截至下午4时,全市累计出院493例,治愈出院率达97.82%。至此,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平阳县、泰顺县、苍南县、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的住院病例均已清零。

以上信息显示,当前温州市防控措施科学有效,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但随着海外疫情加速蔓延,温州市面临较大输入性风险,因此防控工作依旧不能放松。

下一步,温州市一方面继续做好重点地区人员进入温州市的排查;另一方面加强境外来温人员管理服务,劝导海外侨胞居家做好防护、减少途中风险,准确掌握来温人员动态,落实全程闭环管理。要坚持“三门”联动,坚决守好入温“大门”,加强各类入温通道检查;坚决守好单元“小门”,用好“健康码”+“安居码”叠加效果;坚决守好群众“家门”,把降等级不等于降风险的导向宣传好,做到戴口罩、不串门、不聚集、不扎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温州市各类涉农惠企补贴已兑现212万元

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桂雷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省、温州市出台的农业产业补贴,主要有对家禽养殖龙头企业和定点屠宰企业实施临时补助、对省内乳品收购加工企业实施临时补助、政策性叶菜价格指数保险、规模养殖出栏家禽补助、蔬菜经营企业亏损补贴、速生蔬菜种植补贴、渔船油补政策等政策。

其中,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期间(2020年1月23日开始,下同),家禽养殖龙头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定点屠宰企业(收购本省活禽10万只以上),鸡、鸭、鹅每只补助2元,鸽每只补助1元。省内乳品收购加工企业按原订单(合同)收购价或不低于当地政府确定的保护价收购省内奶农投售合格生鲜牛奶的,省财政按其实际收购量给予一次性临时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吨500元。给予规模养殖出栏家禽每羽2元补助,原订单收购冷储企业按每羽1元补助,最高每月补助40万羽。对从事速生蔬菜种植且面积5亩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给予每亩300元的一次性补助。申报途径:这三项政策可通过温州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进行申请,经属地农业农村局和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审核、公示,从申报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完成兑现。

发布会上,还公布了相应补贴的申报途径。

据了解,截止3月6日(双休日未办理),温州市各类涉农惠企补贴已经兑现212万元,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农村厅也即将预拨部分省级家禽和生鲜牛奶重点收购加工企业临时补助资金269万元。

温州市工商联帮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

据温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陆千帆介绍,近期,温州市工商联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打好发展主动仗”的要求,全力开展“助企抗疫情、联企复生产”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

围绕复工复产的卡点堵点问题,市工商联组织全市百名工商联系统机关干部、百名行业协会商会会长、百名市工商联常委企业家各结对一家中小企业的“三百结对”联系行动,共收集到各类问题意见建议615条,帮助化解435条,提交相关部门180条,解决“物资难”“招工难”“资金难”等“三大难”问题。

此外,温州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指导所属17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当好“三大员”。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举措并帮助解决问题困难,受众约145万人(次),当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市服装商会派出专门的采购小分队,分批采购了18万个口罩,分给会员企业,以解燃眉之急;会长单位东蒙集团口罩量产后,又牵头把口罩半成品(仅需加工耳带)分给会员企业制作加工,大大加快了口罩供应速度;市鞋革、五金、教育装备、建筑材料、眼镜、模具等行业协会商会为会员企业准备了复工复产所需的口罩、消毒液、额温枪三件套,当好防疫物资调配的协调员。各行业协会商会及时排摸和共享行业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信息,修复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全流程产业链,帮助行业尽快恢复生机活力;市电子信息产业等协会利用行业专家库,为行业会员企业复工复产解决实际问题;市物流商会组织协调会员企业日运输物资已达8000多吨,有力支持了全市复工复产企业的物流保障,当好产业链修复的技术员。

温州市工商联还通过公开信、政策助企、金融助企、法律助企等举措,发动企业紧盯“三条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是紧盯疫情防控“安全线”。引导复工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将企业内部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紧盯防疫物资“生产线”。引导深挖企业生产潜能,转产紧缺防疫物质。三是紧盯企业发展“生命线”。面对困难,引导企业积极求变。森马集团开启线上“全员营销”,除了将秋冬订货会转移到了线上,还发动各地经销商通过线上平台直播销售。部分企业大胆创新用工方式,通过“共享模式”缓解用工问题。浙江丑鸭实业有限公司和温州珍瑾服装有限公司合作生产防护服,租金、水电费由两家企业共同承担,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推动小微园复工复产的“万洋做法”

万洋集团是一家制造业聚集平台运营商和中小企业集群服务商。平阳万洋众创城共占地867亩,建筑面积约为145万平米,拟入园企业500多家,已准入企业365家,投产企业223家,截止2020年3月8日复工企业超210家,复工率达94%。发布会上,万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建明介绍了“万洋做法”。

一是复工前的准备工作。万洋集团设立“防新冠、促复产”专项基金,基金规模1000多万,面向全国的万洋众创城,主要用于当地小微园的防疫防控和入园企业复工复产中的专项费用支出。建立园区员工临时健康档案,建立复工企业数据库,以便疫情期间入园智慧化管理。协助企业解读复工政策,开展复工前期准备工作。定期区域消毒测温,对厂区、办公场所、宿舍、餐厅、电梯、出入口等公共场所每日安排2次消杀防疫(上班前、上班后)。区域一次测温和企业动态测温相结合,区域负责固定卡点出入口测温,企业负责车间人员每天3次测温。提供部分防护物资,采购口罩、体温枪、消毒水等防疫物资免费提供给通过复工申请的入园企业。复工第一周每个员工每天提供2个口罩,同时协调万洋其他项目园区防护物资生产企业,优先供给万洋众创城园区企业。

二是复工后的具体做法。实行精密智控的出入管理,进去园区需要出示健康码,以地块为单位,每个区域仅保留1个出/入口。利用园区内所有的智能设备,描绘人员地图轨迹,后台自动形成数据分析,实时监测特殊人员流动情况。设立应急隔离点、防控专车,将园区内部分物业使用宿舍作为应急隔离点,每个企业指定1名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车间内人员每天三次测体温并上报信息。在公共配套、保障生活方面,恢复园区中央食堂营业,餐厅实行分餐制、送餐制或错峰就餐制,提倡自带餐具,以中央食堂外卖配送为主,员工在食堂用餐的,要求一人一桌,且用餐时不聚集、不交谈。挖掘资源,鼓励万洋广场餐饮机构转型外卖服务,保障员工的生活需求。在宿舍管理方面,免费提供额外的宿舍给入园企业,原四人制宿舍统一调整成二人制宿舍。采取线上疫情防控培训,同时制作员工复工宣传手册,保障员工安全生产、生活。采取线上聚会活动及线下单人演唱会的模式,丰富员工业余活动,缓解员工压力。

紧抓春耕备耕 助力农家乐(民宿)复产复业

当下正值粮食播种的关键时期。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陈桂雷说,温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发展“两手抓,两促进”,着力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落细,抓紧抓好春耕备耕生产。

今年温州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65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31.3万亩,分别新增粮食播种面积3万亩和早稻播种面积2万亩。目前,温州市春耕物资准备充分,预计春耕需早稻种子91.8万公斤、化肥3.5万吨、农药650吨、农膜2500吨,已准备早稻种子140多万公斤、化肥3.0万吨、农药650吨、农膜2300吨,化肥、农膜缺口部分已由各经营企业落实订单抢运,3月中旬可全部到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段时间温州市民宿、农家乐、休闲农业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基本处于歇业状态。为了尽快引导农家乐(民宿)复产复业,2月25日温州市发布了《温州市农家乐(民宿)有序开放经营工作指南》,提出了农家乐(民宿)有序开放经营的十条指南。

3月2日,省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业有序恢复营业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抢抓时机,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支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恢复营业。永嘉、文成、泰顺、平阳、洞头等地均出台政策鼓励农家乐(民宿)有序复工。

目前,温州市农家乐(民宿)正有序恢复经营。不少农家乐(民宿)正纷纷推出了优惠活动。接下来还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农家乐(民宿)有序复苏。(辛温舟 朱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