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渎河:从“黑臭河”到“幸福河”的美丽蝶变

时间:2020-07-15 14:03:08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中欣

白门渎河,隶属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上游连接紫溪河、岙底溪,下游与温瑞塘河相连,长3200米,因其河道笔直如剑,当地人又称“剑河”。多年来,白门渎河这条家乡河,承载着在外游子浓浓的乡愁。

(白门渎河)

丽岙街道姜宅村村书记姜育如回忆:“白门渎河是丽岙的母亲河,在我们小时候白门渎河的水就已经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源。直到80年代纺织业、电镀业、皮革业的相继兴起,白门渎河沿岸低小散企业遍布、污水处理设施差,导致河道严重污染,最终变成黑臭河,那时候村民连家里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说起这段历史,温州花城副总经理郑祥秋形象的说:“80年代经济以手工作坊式为主,刚开始这里是小有名气的纺织村,这时的河可称之为'染色河';后来过渡到电镀业,当时电镀企业有20多家,这时的河呈现乳白色;后转产办皮革厂,这时的河就成了'黄色河';随着河道越来越脏,最后成了名副其实的'黑臭河';昔日的母亲河又脏又臭,最终被人们所唾弃,垃圾入河,河道淤积堵塞,这时的河俨然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垃圾河'。”

(整治前)

(整治后)

2012年白门渎河被列为市级黑臭河道挂牌整治。“再也不能让母亲河蒙羞,还母亲河以昔日容颜”的呼声,在当地群众和侨民中越来越强烈。2012年,在外华侨发动村民、当地党员发动老百姓,共同组织河道清淤,打响了河道整治的第一枪。他们动用水上挖机和挖泥船对白门渎河进行清淤作业、组织打泥队人工拔河泥作业,当年河道清淤共计300万吨。

河道清淤成果初显,当地又做起了“水岸同治”的工作:实施沿河拆违拆房、沿河绿化和建设滨水小公园。为冲破阻力、化解村民疑点顾虑,街村干部“五加二”“白加黑”连续奋战,共拆除白门渎河违章建筑约8610平方米,置换拆房约5400平方米,实现了沿河无违章。“刚开始碰到不少阻力,我就带头将爷爷当年造的占地300平方米的五间房屋拆掉,随后大家跟着我的步伐开始拆违章。违章拆除共涉及20户人家、39间房,最后拆出了白门公园。”姜育如对当时的一幕记忆犹新。为实现长效治污,近年来丽岙街道取缔整改了上游六家皮革厂,分4个片区、8个标段,总投资约1.4亿,实施并全面完成丽岙片污水干管扩展工程、丽岙白门片截污纳管工程等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辖区内截污纳管全覆盖。

(整治前)

(整治后)

为了把白门渎河建设成为侨乡人最美的河,当地立足侨乡实际、凝聚社会共识、问计于民、借力于民、造福于民,紧紧依靠民间力量治水,充分利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活动,听民声、征民意、群策群力,拉开全民治水新帷幕。沿河沿溪村庄主动将河道治理保护纳入村规民约,老人协会成员自告奋勇担任河道保洁社会卫生监督员。在看到家乡河的变化后,在外侨民和当地村民纷纷为治理家乡河集资,单是用于白门渎河及与之接壤的紫溪治理的集资额就达到3000万元。

(整治前)

(整治后)

在上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已建成的杨宅公园、芙蓉尖盘山公路、文化礼堂的基础上,当地进一步做精做细“森林村庄”、小公园、金角银边、街头绿地等工作,将河道的洁化、绿化纳入美丽乡村提升扩面的建设内容,精心打造上游杨宅、叶宅、任宅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在中游,与美丽街区建设相结合,结合中游姜宅、下章美丽街区建设,当地对空置土地、违章拆后土地和河岸实现全面绿化,做到见缝插绿,打造滨河绿道休闲系统。通过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空调外机统一安装等举措,对两岸的民房立面进行风貌改造,打造独具江南水乡风格的沿河文化特色,实现“河上畅、水中清、岸上绿、街区美”。

在下游,与美丽产业相结合,立足丽岙花卉产业,当地将白门渎河两岸,以及吹台山隧道连接线工程道路到白门渎河之间113亩的沿河绿化带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成浙南塘河花卉文化博物园。当地完成300亩的市政苗圃基地土地流转,70亩的温州花城等项目建设,打造沿河1000亩的城市农业公园,形成一批沿河精品美丽产业。

通过唱好“同心曲”,打好“美丽牌”,最终形成了白门渎河上游美丽乡村、中游美丽街区、下游美丽花城的新型沿河景观产业带。2016年,白门渎河荣获省级生态建设示范河道。

(白门河幸福社区)

为实现长效治水,丽岙街道还全年委托专业保洁公司,对辖区路面、河道、田园、背街小巷开展保洁,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请专业环保公司采取植物修复、生态曝气、微生物净化等措施,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并请第三方机构对治理工作开展监督。第三方机构通过“水精灵”水质实时监控系统可实时掌握河道水质情况,实现了治理+监督一体化运行。

(生态曝气)

(河道保洁)

如今的白门渎河,波光粼粼、白鹭翩飞、鱼翔浅底,时而见野鸭等水禽游弋,两岸5000亩花木基地绿树成荫。谈到花木基地、温州花城独会为何会落户丽岙,丽岙街道副主任夏志业介绍,丽岙有花木产业基础,70年代有靠自行车抬、板车推销售花木的传统,同时丽岙靠近城区,是市区的后花园,有2万多亩的广袤农田,河流密布,解决了灌溉水源的问题,这些因素均成就了今天丽岙花木之都的地位。好水育好苗,随着温州花城一期于去年10月开业,原来在景山开花店的经营户整体迁到这里,以前他们有顾虑不敢用白门渎河里的水来浇灌花木,现在他们已放心用河水来浇灌,一年下来一个经营户可省下好几千元水费。

“温州花城的落地,解决了农民就业,为当地带来了人流和物流。随着今年10月份6万平方米的温州花城主体建筑的建成营业,将会进一步带动文旅、农旅、物流等产业链。美丽的白门渎河将不仅仅是一条景观河,更是一条幸福河。”夏志业说。(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