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发文,温州市市本级及鹿城区、瓯海区、永嘉县、平阳县4地被授予2019年美丽浙江建设工作(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考核优秀单位。
优秀在哪里?四张成绩单告诉你!
2019年,鹿城区成绩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累计投资总额4.8亿元,13个街镇205个生活小区建设项目和25个排水管网建设项目圆满竣工,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均居全市首位。完善区、街镇、村社三级“河长制”全覆盖体系;2条美丽河湖创建申报成功;全年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49个,总投资达9306万元,累计排查疏通管网850公里,新改建雨污管网182公里。
2019年,瓯海区成绩单: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6天,优良率96.9%;土壤安全利用率达92%,森林覆盖率达52.79%,湿地保有量16.12平方公里,全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共115.5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约24.8%。全年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49个,总投资达9306万元;累计排查疏通管网850公里,新改建雨污管网182公里;瓯海区完成河道清淤42.19万方,创建“无违建河道”7条、“市级美丽河湖”2条,生态修复河道75公里。
2019年,永嘉县成绩单:深入开展碧水、蓝天、清废、净土、治源等污染防治攻坚战斗,全年PM2.5浓度为26ug/m3,空气优良率99.1%;市控及以上水质断面全部达到III类以上,清水埠交接断面水质均值达到II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7个镇、16个生活小区创成“污水零直排区”;创成无违建河道38条288公里;创建省级美丽河道1条。
2019年,平阳县成绩单:平阳县“五水共治”工作考绩全市排名第一;全县10个市控(含)以上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0%,水功能区达标率90%;方岩渡、东洋、宋埠站位较2018年年度均值水质提升一个类别;省级、市级城镇生活小区完成率均为100%;全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完工90个,完成率100%;完成投资1.6142亿元,完成率100.68%。
近年来,温州市立足生态优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力助力“五美”新温州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温州市区环境空气PM2.5平均浓度由2013年的5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27微克/立方米,提前2年达到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标准;空气优良率96.7%,居全省第二;温州三大水系中,瓯江、飞云江、鳌江水质首次实现全优;国家水十条断面达到考核要求达100%,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质连续5年以上保持100%达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绿色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轮番压茬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近年来,累计关停四无企业2万余家,整治提升制革、电镀、制鞋、印刷包装等20个重污染行业2万余家企业,建成专业园区近20个,入园率由29.84%提升至91.60%,累计节约土地面积4805亩,为温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空间。绿色发展指数排名连续三年实现提升,位列全浙江省第三。
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坚持控源头和重监管并重,执法力度保持全省前列,最大力度守好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底线。坚持问题整改和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两手抓,出台《温州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在“治水、治气、治土、清废、监测监控”等5大领域谋划84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103.7亿元,32个项目已经建成投用。温州生活垃圾、城镇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环境监测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得到显著提升,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扎实基础。
环境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不断健全环境监管体系,持续推进“空间、总量、项目、许可”一体化管理,高质量编制“三线一单”管控方案。深化打造市场协同体系,率全国之先探索实践环保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改革,以市场化机制引导建立“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服务范围覆盖16个工业园区,受惠企业2400多家,为全国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提供了“温州样板”。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体系,成立环保志愿者联合会,整合“百团万人”民间志愿力量,壮大环保统一战线。
美丽示范创建提质扩面
洞头区创成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泰顺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洞头区、文成县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永嘉县已通过国家级创建现场验收,鹿城区已通过省级创建公示,永嘉县岩坦镇源头村启动浙江省首个“零污染村”试点项目。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等“美丽细胞”工程遍地开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加快转化,生态红利不断释放,温州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由2009年的47.84分提升到2019年的81.77分。(温环 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