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 ——瓯海区打造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时间:2020-08-20 13:52:09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陈瑶 中欣

眼镜产业是温州市瓯海区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以来,瓯海眼镜进入发展快车道,现有眼镜企业595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瓯海区和鹰潭、深圳、厦门、丹阳并称为“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世界十大眼镜品牌”的主要供货地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巴西等100多个国家,遍布全球市场。去年,瓯海区眼镜产业总产值超145亿元,规上企业已连续5年增售产值保持在20%以上。瓯海区眼镜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现状如何?短板在哪?有何对策?日前,瓯海区的浙江省眼镜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主任王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读”瓯海区眼镜行业。

A.产业链:中游是强项,上游是短板

“产业链条中游——眼镜的生产制造是瓯海强项,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的镜片是瓯海短板。”王巍说。据悉,镜片生产企业瓯海区仅有5家,并且研发设计实力相对较弱,角膜接触镜、渐变多焦点镜片、非球面镜片等中高档产品、个性化产品偏少,产品仍停留在中端档次,要与厦门、丹阳在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差距明显。王巍说:“产业链下游分为外贸出口和内销。外贸出口依托中国眼镜产业跨境电商,逐步构建数字化出海营销体系,内销以眼镜风尚一条街为依托打造‘前店后厂’新模式,形成了集产品零售、批发、定制为一体的眼镜产业销售新业态。”

瓯海区眼镜产业链主要存在以下短板:纵向供需链交易活跃但协同不够,横向协作链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但创新力不强,核心企业多处于价值链低端。

为了补齐短板,去年以来,瓯海区引进法国第二大光学镜片商罗敷司德及金都光学、巨隆眼镜等,实现变色、双光、树脂、渐变色等镜片的生产,补齐镜片制造短板;引进飞力迪电镀、莫宁特智能上下游企业,突破产业链配套瓶颈;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设立“眼视光研发中心”,利用眼视光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新的眼健康产业链。“壮大产业链,离不开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必须推动各链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王巍说。

B.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怎么让科技创新发挥出更强劲的力量呢?“推动科技创新的供给侧改革,从而帮助解决当前瓯海眼镜产业创新链条发展问题,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协助解决产业粗放型发展后遗症。”这是王巍的答案。

据介绍,目前,瓯海区眼镜行业已经有温州市八达眼镜有限公司等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浙江通达光学有限公司等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宏鸿眼镜有限公司等5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温州圣蓝工贸有限公司等4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浙江亨达光学有限公司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其中,温州市八达光学有限公司、温州市冠豪眼镜有限公司通过成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提供产品检测服务,为上下游中小企业开放科研仪器设备,提供技术服务1800余家,累计服务中小企业2800家次,从而带动瓯海区眼镜企业转型。

与此同时,瓯海区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大院名校16家,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育等项目合作。例如,与北大、清华、西安交大的产学研团队成立了中科新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柔性引进5名博士、教授,协助眼镜企业在智能眼镜生产、眼镜材料研发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联合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技术团队,攻克智能化激光加工、等离子抛光技术、竞价记忆钛直插等21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其中,“智能磨抛机器人中关键器件的研发与系统集成”作为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眼镜抛光打磨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为系统集成商的项目落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推进了“眼动追踪”智能护目镜、手机端人脸识别3D技术等10个重点项目研发,协助金达眼镜、八达光学等眼镜企业取得13项发明专利。

眼镜综合体作为创新“发动机”,集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67家,全方位服务眼镜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检测短板,引进全球排名第二的英国天祥集团,共建眼镜质量技术创新中心。与SGS检测集团、亿通智能眼镜检测实验室开展项目合作,配套原有的浙江省眼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形成国内外检验检测全产业配套链条,解决瓯海眼镜企业送检难问题;针对智能制造短板,引进莫宁特软件技术团队、浙江优制网等,成立智能制造服务联盟;针对设计短板,引进梁孝邦华人设计师团队、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团队等,建立设计师与企业间的交流平台;针对智能眼镜研发短板,以姜希猛教授智能技术团队、伍斯特理工大学硕博团队为核心,搭建中外合作的智能眼镜孵化基地。通过实验室、创新平台、专家顾问等资源的共享,整合瓯海传统光学镜架企业,推动智能眼镜代加工产业发展。

C.人才链:破解人才引进瓶颈制约

眼镜产业目前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综合体统计显示,瓯海区眼镜行业从业人员中,一线工作人员占比超过70%,企业科技人员占比低于9%,管理人员占比低于11%,多数企业面临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

瓯海区着力破解人才引进瓶颈制约,在全市各县(市)区率先启动眼镜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探索以人才结构调整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新技术集聚,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眼镜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招才引智必须搭建平台。”王巍说:“用高端人才引领高端产业发展,用高端产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实行固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灵活引才形式,基本形成了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放手放开使用高层次人才,让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据悉,亨达光学于去年建立的博士后流动站,先期引进了5名博士,近20名高级科研人员。

企业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体,更是高层次人才的直接引进者、使用者和受益者。冠豪光学引进邱天教授为首席专家的15人科研小组进行长期技术合作,在眼镜新型材料应用上取得突破,前后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为我国儿童防蓝光眼镜填补了一项空白。

瓯海区依托项目对人才的吸引力,推进项目与人才引进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上一个项目集聚一批人才,建设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的良好局面。针对智能眼镜研发短板,以姜希猛教授智能技术团队、伍斯特理工大学硕博团队为核心,搭建中外合作的智能眼镜孵化基地。通过实验室、创新平台、专家顾问等资源共享,整合瓯海传统光学镜架企业,推动智能眼镜代加工产业发展。(陈瑶  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