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经信局——“乾坤大挪移”打通稳健、高质量发展的任督二脉

时间:2020-09-18 14:34:23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林筱

2020年的特殊开局,造就了史上最难的经济“年中大考”。在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特殊时期,温州市经信局通过“企业减负、加强创新、功能转换和产业链修复”等攻守之道,打通特殊时期民营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的任督二脉,一步步在逆势中涅槃重生。

企业降本减负,数据佐证经济复苏

特殊时期,温州市经信局将稳健放在首要位置。

疫情期间,温州市经信局在原有2019企业减负降本政策新“30条”的基础之上,又制定“惠企28条”“稳经济32条”“工业稳运行10条”等7个惠企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用能、用地、融资、用工、出口等成本。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1-7月,温州企业减负达289.8亿元。轻装上阵的企业,1-7月创下外贸出口额1000.9亿元的成绩,同比增长13.4%,验证了温州经济的迅速复苏。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指出,出台企业减负降本政策,是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的有利抓手。温州市经信局为此不懈努力,减负降本政策依托惠企政策“直通车”兑现系统,健全项目推送、申请受理、过程审批、资金拨付全流程闭环管理,做到应兑尽兑,快速兑现、提前兑现,及时为企业“雪中送炭”。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企业要发展,关键还是强自身。今年上半年,温州市经信局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推荐华峰集团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兴机电高标准打造温州时尚智造设计中心,成功招引浙台青年温州创意设计中心、温州女装分会等15家机构落户平台,今年共举办10余场沙龙活动和设计对接会,器等7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始终聚焦‘稳增长’这个关键词,突出抓牢‘强产业’这根主心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温州市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贾焕翔说。温州市经信局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和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技术中心、企业设计中心建设,目前温州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7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1个。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各种产业也逐步向模块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转变,亟需更多的创新成果支撑。对温企而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和设计中心,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研制,是实现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面,温州市经信局不断推动都市工业板块提升,按照“总量锁定、存量激活、增量保障、质量提升”目标,推出工业用地全周期管理18条举措,研究制订《温州市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工业经济实施意见》,推进温州市区15个老旧工业园区向都市工业经济园改造提升,充分盘活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存量用地。

同时,温州市经信局加快构筑“G104时尚走廊”,建设瓯海时尚智造小镇、鹿城鞋艺小镇、瓯海智创小镇等一批标志性平台,初步形成以服装、鞋革、眼镜等时尚产品为代表的轻工产业群,多点分布、串珠成链,依托全球温商网络资源,不断加快时尚产业升级、轻工之城时尚之都转型。

提高产业链稳定和修复,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温州市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腾笼换鸟”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先进市。

在这特殊时期,温州市经信局按图索骥促“补链”,认真开展重点产业链风险排查,全市已排摸产业链龙头企业5900家,收集断链断供风险770项。在此基础上,温州市经信局编制产业链分布图、全景图和缺链招商图,开展“按图索骥”式招商和项目建设。1-7月份,温州全市共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6个,协同招引的瓯江口机器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同时,温州市经信局不断加强产业协同促“稳链”,组建行业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

此外,温州市经信局还加强温州民营经济咨询团建设。“咨询团开展服务的目的就是精准对接这些企业在产业服务方面的需求,帮助企业补齐发展短板。”贾焕翔说。8月26日,温州民营经济咨询团再聘请顾问5位顾问和20位专家,旨在汇集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优秀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力量,成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囊团、企业做大做强的助跑者。

据悉,为加快推动企业梯队培育,温州市形成“小升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高成长”“领军型”“雄鹰型”等8大类企业培育库。今年“小升规”入库企业已达1193家,全市“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1710家,连续三年数量居全省第一。

今年1月至7月,温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之间,温州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当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温州市经信局将继续引领新旧动能转换,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四新”经济,努力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行动,增强集群数字赋能创新,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林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