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泰顺,一切都顺。”近年来,泰顺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以“全域美”为抓手,打造一批高规格旅游项目,高分书写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面对改革开放之初的困境,泰顺深耕蓄势,从生态起笔、从减贫突围、从民生破题、从动能落子,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经济指标大步跃升。1978年到2019年,泰顺地区生产总值由4227万元增加到110.6亿元,增长262倍;人均GDP从156元增加到29633元,增长190倍,跑出了经济发展“加速度”。
青山绿水是泰顺的最大资源。泰顺被称为“遗落人间的秘境”,其县域森林覆盖率达76.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居全省前列,拥有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极具文化艺术创造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泰顺石等,自然资源丰富。
“十三五”以来,泰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护美“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让“绿色”成为泰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最美底色。“我们把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大项目作为旅游发展的引爆点,高标准打造一批泰顺旅游的新地标、新标杆。”泰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慧雷表示,总投资166亿元的华东大峡谷项目、55亿元的松阳花开项目、35亿元的玫瑰小镇项目、14亿元的矿坑冰城项目等一批项目加速建出项目新形象,其中华东大峡谷这个项目的游客中心B区已经建成投用。
据悉,近年来泰顺提速“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累计创成了3个4A景区、4个3A景区、2个旅游风情小镇、21个“最美乡愁村”,目前正全力争创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2019年泰顺全县游客接待数、旅游综合产值保持40%以上高增长,“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旅游品牌持续打响。
秘境遗落人间无人识,修起道路来推广。“长期以来,山高路远是大家对泰顺的一个印象。可以说,交通是泰顺人民最大的一个‘痛’,也是泰顺人民最大的一个‘梦’。”泰顺县委书记陈永光说,为了破除这个发展的最大瓶颈,实现泰顺人民的最大愿望,他们始终把交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全力打好“百亿交通”大会战,奋力将泰顺打造成温州西南综合交通枢纽。
从第一条省道、国道通车,到今年文泰高速全线通车、昂首迈入“高速时代”,再到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208公里,逐梦“通高建铁建航”的泰顺交通,正越走越顺畅。
路通了,致富路也宽了,从“三杯香”茶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到启动占地10000亩的温州西南生态产业集聚区建设,再到村集体经济走出“飞地消薄”新路,低收入农户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紧围绕全省“大花园”建设和温州大都市区建设战略部署,坚持全域统筹、城乡一体,深入实施最美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最美乡愁村等建设,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最美山城”。
近年来,泰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49个生态搬迁小区拔地而起,为26583户93644人圆上了安居梦,到“人口集聚与农民增收致富改革”列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唯一试点。
未来,泰顺将在建设“重要窗口”中扛起泰顺担当、展现泰顺作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主动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以绿色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泰顺人民创造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林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