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实现“中国梦”,此心安处是吾乡——听小康中国的温州故事

奋斗实现“中国梦“——小康中国的温州故事

时间:2020-12-24 16:43:10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徐冬悦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12月23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一位位奋斗于瓯越大地的亲历者,讲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故事,展现温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

一把“金算盘”,为社会贡献特殊力量

“因为走路不方便,我在就业的过程中被200多家企业拒之门外。”虽然回忆充满艰辛,但现在,浙江温州金算盘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英却能轻松讲述。

王海英3岁那年,因发高烧患上小儿麻痹症,留下腿部残疾。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会计师。然而,坎坷的就业经历,给了她不小打击。

幸运的是,在朋友的帮助下,2004年王海英与三个伙伴成立了温州金算盘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在创业的过程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下,享受到许多优惠倾斜政策,这给了她不少助力。“我觉得,特殊群体更应以‘不等不靠’的积极态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投身社会,贡献自己的‘特殊力量’。”王海英动情地说。

经过多年奋斗,目前,金算盘财务管理公司已经成为浙南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专业咨询服务类机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金算盘”的员工队伍中就有18名残疾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攥紧手中的“金算盘”,王海英带领一批有志有梦、身残志坚的伙伴昂首阔步走在小康大道上。

一张津贴证书,端好“技术碗”走上小康路

“第一年,我就用工资买了台电视机;第二年,我买了自行车;第三年,我装修了自家房子......”温州市龙湾区温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技术技能总监张积贵说:“勤劳就能致富!”

张积贵吃上“技术饭”的动机十分简单——为改善生活。90年代初期分家后,一间通天房和一张木板床就是张积贵的全部家当,于是他便开始拜师学习失蜡模具制作。赶上好时代的张积贵努力工作,很快有了电视机、自行车、房子……这更坚定了他的认知:勤劳就能致富。

2003年涉足制药装备生产制造领域后,“技术人”张积贵始终坚持着这样的奋斗理念:“时代再怎么变,只要手里有技术,持续创新产品,就永远都不会被淘汰。”不停奋斗的张积贵和他的团队深耕中药提取浓缩装备领域,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其中一项还被命名为“张积贵括板式搅拌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国内几家知名制药企业如云南白药、北京同仁堂、以岭药业等,都用上了“温州智造”的制药装备。

2017年,张积贵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当他踏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到建设一支“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时,“心底里的振奋感油然而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所指、意义所在。”张积贵感慨道。

近年来,张积贵主动对接龙湾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劳模育才班。过去学校招生都是拿着学校简介招生,但张积贵却拿着企业简历与自己的履历,明确告诉学生即将从事的行业与岗位。他说“年轻人在技能学习的路上也许会迷惘,希望我的‘微光’能照亮他们走向远方。”

一份国家级荣誉,描摹绿水青山村居图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开始家家户户搞汽摩配、电镀等作坊,这些小作坊导致陈岙村的环境又脏、又乱、又差。村民们既怀念以前的青山绿水,又希望经济能更快更好地发展。2002年,在村民的动员邀请下,在外地生活工作的陈众芳参加村干部选举并成功当选。而后,他放弃了经营多年的企业,全身心投入建设家乡的事业之中。

面对这样“脏乱差”的现状,陈众芳带领陈岙村以“万千工程”为契机,通过治理修复山体(青山白化)、迁移工业小作坊等举措,逐步改善村庄环境。此外,在全村农房整村改造的基础上,陈岙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大罗山山水资源优势,打造集夏日避暑、运动康养、美丽乡村等元素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并于2017年顺利获得“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十年奋斗史,描摹绿水青山。现如今,陈岙村已经摆脱了累计负债86万元“一穷二白”的旧貌,成为了拥有2亿集体资产的小康村。陈众芳说:“现在我们村里的老百姓,看病有医保,养老有社保,闲暇时间还能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看着他们脸上每天都能洋溢着笑容,我觉得这就是自己已经实现的奋斗梦。”

一勺“土蜂蜜”,开启脱贫致富的“甜蜜事业”

泰顺生态良好,植物蜜源丰富,养殖蜜蜂条件得天独厚。20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九字箴言。严立超认为,“政府号召我们下山脱贫,就意味着我们要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找一条适合我们的致富路。”

看到家乡漫山遍野的鲜花,他萌生出了蜜蜂养殖的想法。第一年,他的养蜂事业从几十箱发展到了一百多箱。但第二年,却陷入了无法突破百箱的困境。“以前我们农村有句老话说,‘蜜蜂养殖不超过百箱’,不过我想,我是读过书的,要相信科学。于是我就整天在蜂箱外观察,有时候一蹲就大半天,脚都麻了。我还到浙江省农林大学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最终摸索出一套适合山区蜜蜂养殖技术。”

严立超自己的养蜂事业发展红火,也不忘带动群众一同致富。2018年9月,他组建成立了泰顺县中蜂养殖协会,共吸纳158户中蜂养殖大户加入,让其所在的徐宅村更是成为远近有名的“甜蜜村”。此外,协会还以送蜜蜂、送技术、送蜂箱、保产量、保定价、保回收的“三送三保”模式带动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被作为浙江省典型案例推广,被国家选为精准帮扶标准示范。

“2019年,我问那些低收入农户收成时,他们就很高兴地说:‘还可以,今年只卖了1.2万元,有些人挣得更多,有三万多的。’听到这句话,我心中比蜜还要甜。”拿着蜂蜜手工皂,抑制不住的笑容洋溢在严立超脸上。

一组老照片,游子“迴塘”点亮文旅之光

文成县是浙江第二大侨乡,汇聚了很多远居海外的年轻人。黄靖和他的妻子就曾在意大利生活了7年,直至2017年,回国探亲的他们感受到了家乡热情而质朴的风土人情,有了回来定居的想法,便开始考虑做民宿。

跑遍了世界各地的民宿,黄靖感受到,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魅力。“别人所在的地方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怀抱着’对爱的渴望’与‘对家的追求’,才能让自己的家乡拥有令人难以忘怀的特色,真正地被世界所看到。”

黄靖在文成长塘所打造的民宿名为“寒舍迴塘”,正是取“回到故乡,回到长塘”之意。在发布会现场,他展示了四张照片,第一张是民宿建成前的模样,此地原本是黄靖爷爷的老宅。后三张则是“寒舍迴塘”建成后的景观——白天,阳光透过玻璃照亮房间内温馨的摆设,夜晚,露天大泳池倒映灯火通明的温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实上,乡村需要振兴,而深居都市的人们也渴望亲近自然与农村。因此,“寒舍迴塘”将“精致农耕文化”“传统非遗文化”融入民宿特色,在地方政府及媒体的支持和宣传下,成为了当地的网红文化地标。

前来住宿的“游客”也可以成为带动消费的“顾客”。自开办以来,“寒舍迴塘”促进当地人均增收约一万元左右。黄靖说:“我认为,诗和远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与其做思念家乡的‘旁观者’,不如做建设家乡的‘参与者’,贡献出自己的奋斗力量。”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一路走来,这些奋斗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反映着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鲜红的旗帜下,党和政府勾勒的发展蓝图,正带领着人民群众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行稳致远。(徐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