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温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月5日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的《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三五”期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670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6871亿元,年均增长7.2%,与2010年相比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经济总量排名跨入全国30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 广纳善言
据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历时2年多。为做好《纲要》草案起草工作,温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研究“十四五”重大问题,指导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开展“十四五”37项重点课题研究,系统推进“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七个一批”重大战略研究和“六个重大”方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纲要》编制工作,制订市“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体系目录,先后20余次组织召开专家学者等征求意见座谈会,先后10次征求市有关单位意见,“两上两下”征求各县(市、区)意见。除《纲要》外,同步开展其余78项专项(区域)规划编制工作。
同时,温州市坚持“开门编规划”的思路,先后两次开展面向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共收集梳理人民群众提交的有效建言1210条。同时,市人大、市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在《纲要》起草过程中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广泛凝聚智慧和共识,确保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准确判断 明确目标
“‘十四五’期间,温州将处于人均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向1.5万美元跨越的阶段。”温州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黄阳栩介绍说,这一阶段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提速期、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窗口期、都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期、改革系统集成的深化期、市域现代治理的迭代期。
在准确判断“十四五”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纲要》明确“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加快建设“五城五高地”为重要支撑,全力“做强第三极、建好南大门”,奋力“续写创新史、争创先行市”,力争迈上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亿级地方财政收入、千万级常住人口、百万级新增人才的发展新台阶。在全面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纲要》进一步提出2035年的奋斗目标: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六个浙江”建设在温州全面落实并充分体现,温州成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排头兵,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
目标如同罗盘,指引发展的方向。据悉,《纲要》围绕总目标共设置了41项指标,涉及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确保“五城五高地”重要目标均有重要指标支撑;聚焦“融合式创新”“数字化引领”“市场化改革”“首位度提升”“枢纽化联动”“制度型开放”“系统性治理”七大战略重点;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管理的要求,列出了“十四五”期间的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产业、重大政策、重点要素“六重”清单作为《纲要》的附件,逐项抓攻坚、抓推进、抓落实。
聚焦重点 谋划落实
人才兴则产业兴,创新强则产业强。为了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近年来,温州市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从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转向依靠人才、依靠创新上来。“我们系统构建了国家自创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青科会、瓯江实验室‘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创新要素不断集聚,‘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创新发展态势正在加快形成。”温州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朱勇敏说,温州一是着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二是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四是着力打造最优科创生态。
与此同时,温州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提出在“十四五”末期,制造业在规模效益、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绿色发展等方面实现全面进位的目标。“主要目标定位是打造‘三个基地’。”温州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寿君说,温州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领先的时尚智造基地、长三角南翼制造业创新基地,突出抓好大力发展新智造、大力培育新产业、大力拓展新空间、大力构建新梯队等“四个新”。
此外,《纲要》还谋划提出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数字强市、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功能、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提出战略人物及相应举措,不断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温州”“法治温州”和“清廉温州”,以有利臂膀托举起温州百姓稳稳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胡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