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清,大美温州——温州召开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大美温州”交出生态高分报表

时间:2021-06-04 15:09:35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徐冬悦

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李立/摄
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李立/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首2020年,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吹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为“美丽中国”打造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州风景线。

2021年6月3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发布《2020年温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向公众介绍2020年度温州市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主要措施,展现“大美温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交出的一份生态环境高分报表。

天蓝,市民享受“优良空气”

温州风光 刘勇/摄
温州风光 刘勇/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一照进现实。就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不少温州市民就选择在家门口踏青出游,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闲暇时光。

不仅市民的直观感受,相关监测数据也印证着温州空气质量的持续好转:2020年,温州市区及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温州市区为例,其空气优良率较2015年提升了11.3个百分点,优良天数增加了40多天,未出现重污染气,PM2.5浓度大幅下降了43.4%。

“温州蓝”日渐成为常态,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长期努力。“为强化高污染排放车辆监管,我局联合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将通过开展路检路查执法、入户监督抽测、重点路段遥感监测等手段,严厉打击排放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倒逼高排放车辆有效维修治理或更新淘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潘黄星表示。

温州风光 孙新尖/摄
温州风光 孙新尖/摄

温州铺开的这张“空气净化网”还在不断扩张、收紧。就在今年年初,温州修订了《温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让防治工作的部门职责更加清晰。“比如像建(构)筑物拆除施工扬尘防治监管责任,现明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再比如各类裸露土扬尘防治,现明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进光解释道。

多方部门兜底,共担“净化之责”,温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温州好“气质”日益凸显。

水清,河海蝶变复清

温州风光 含章/摄
温州风光 含章/摄

温州地处浙江沿海中部,又是河道密布,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发达的水系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曾几何时,温州有不少的河流被冠以“黑臭河”之名。据相关报道显示,多年前,温州主河道温瑞塘河的河水总容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每年却约有1.6亿吨生活污水、3700万吨工业废水流入。两者相加,相当于塘河河水总容量的3倍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五年来,温州全市累计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站)18个,实现镇级全覆盖,基本补齐了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潘黄星表示,“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们制订实施了环保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140多亿元,形成了‘适度竞争、适度超前’的环保基础设施格局。”

得益于全流域系统治理,至2020年,温州全市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由2015年的66.7%提升为87.5%,断面氨氮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63.7%,总磷平均浓度下降40.8%,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100%稳定达标,瓯江、飞云江干流水系水质连续5年均为优;近岸海域水质方面,二类及以上海水比例77%,比2015年提高24.8个百分点。

温州风光 吴志伟/摄
温州风光 吴志伟/摄

百尺竿头思更进。就在不久前,温州市印发《温州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为2020—2022年全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定下总目标:三年内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比近三年均值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通过推进“一个断面三个源”治理工作,严格控制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加强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控制,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到2022年力争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地绿,绿意绵延远方

温州风光 应泽建/摄
温州风光 应泽建/摄

徜徉温瑞塘河畔,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从前的“黑臭河”已蝶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打卡点”,登上大罗山顶瞭望,蓝天白云,微风习习,近处绿荫尽收眼底。

在不断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常态化、公众化、可持续化”成为其中的关键词。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温州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70余万人次,检查企业近27万家次,环境治理从运动式、突击式有序向常态化监管转变。“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环保管家’、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改革,建立小微危废环保管家云平台,进一步推进志愿者联合会建设,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潘黄星补充道。

按照“创、立、用”的整体谋划,温州已整合形成“美丽温州体验地”720余个,大南街道率先开展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试点得到了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央电视台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肯定。

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孕育着更多的美丽风景。五年来,泰顺、永嘉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洞头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文成、鹿城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景色优美、环境宜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正成为城市旅游的一张张“金名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温,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温州风光 苏巧将/摄
温州风光 苏巧将/摄

“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希望我们能携手共建,守望相助,共同把温州打造成为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典范和‘美丽中国’的样板城市。”会议最后,潘黄星动情地说道。(徐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