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温州将迎来第20个“8·8诚信日”。自2002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设立“8·8诚信日”以来,温州始终坚持把信用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通过质量立市、品牌兴业、示范创建走过了信用建设的淬炼之路。“十三五”期间,温州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上有了哪些发展和突破?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多举措并举
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走深走实,温州建立了市信用温州建设领导小组、市信用办、县(市、区)信用办、市信用协会四个层级推进的组织架构,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先后制订涉及政务诚信、红黑名单发布、联合奖惩等20多个制度文件,强化政策集成,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全市推进信用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温州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林建波介绍温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时说。
除了建设完善的信用组织体系外,温州还在奠定信用数字化基础、构建信用监管机制、拓展重点信用应用场景、营造诚信文化氛围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一系列亮眼成绩。率全国之先建成投用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34.6万家企业法人,1.4万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法人,79.2万家个体工商户,832万户籍人口建立信用档案;按照省信用“531X工程”的总体要求,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信用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管、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风险防控、行业监管、社会治理、其他政务事务和政府自身建设等十个方面的联动应用;通过信用温州网、温州道德馆、“网上诚信馆”、“诚信一条街”等线上线下载体,广泛宣传、普及信用知识和诚信文化,将诚信理念植入百姓的内心深处……
严惩失信行为
筑牢社会信用“防火墙”
用司法力量传播诚信正能量,温州法院以“四个做法”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开展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促进当事人诚信诉讼。二是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三是构建主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督促当事人诚信履行。四是健全失信修复退出机制,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温州民事调解自动履行率达到79.19%,居全省首位;并促使23663人次主动履行、配合执行后从失信名单删除。”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陈斌介绍温州司法亮眼成绩。
同时,温州法院积极开展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债权人积极参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为有创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解困松绑,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涅槃重生”创造机会。截至目前,温州已启动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195件,涉及债权17.69亿元,促成38名债务人成功清理债务,累计免除债务5209.66万元,并直接或逐步地修复其个人信用。
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以信为本”监管机制
近年来,温州市深入实施信用建设“531X”工程,强化公共信用在行政、社会、市场领域应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以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80个城市营商环境测评中,温州获得优秀等次,7个指标领域进入全国前20位。
在信用约束机制方面,温州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市场主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司法公示、信用约束和惩戒信息,以及110多万户各类市场主体自主申报并向社会公示的年报信息。将各类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形成企业的全景多维画像,有效解决企业信息的分散化、区域化、碎片化问题。
在信用监管机制方面,温州努力推动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一件事”改革,“双随机”监管从高覆盖向高质量突破。一是推广应用风险模型3.0版,运用“通用+专业”融合模式,开展一般监管领域和重点监管领域的风险监测预警。二是以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为基础,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三是开展的现场执法检查基本上都使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抽查检查的结果主动公示并自动归集到被查企业名下。
“目前,全市共公布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81家,市级123家。公示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91家,AA级314家,A级499家。”温州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顾建林表示,温州持续开展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公布、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引导企业家主动对照信用管理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开展自我评估,坚守契约精神,树立信用意识,以信立业,推动形成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
建立环境信用体系
督促企业履行环保义务
信用评价机制让环境监管硬起来。近年来,温州着力于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以信用机制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
“目前,我市共有6531家企业纳入环境信用评价,基本涵盖日常监管的污染企业。”温州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进光说自2011年以来,该局每年对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企业开展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截至2021年6月底,评级为A级优秀企业较去年同期增加285家、D级较差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98家、E级差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26家,企业环境信用状况逐年向好。
据悉,对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由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和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联合向社会公布,并建议各银行机构对环境信用评级好的企业优先给予支持;对环境信用评级差的企业,各银行机构会高度关注其环境行为变化情况,予以谨慎贷款及限制信贷投放。由于企业环境信用评级对信贷融资、利率优惠等方面有较大影响,因此,也进一步促进企业积极整改环境问题,不断提高自身信用等级,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共有9家企业完成环境违法“黑名单”信用修复。评价结果综合运用进一步推进了对企业的扶优限劣。
经过全市共同努力,2017年,温州荣获“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成功获评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8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并荣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温州作为30个城市代表在2018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作经验交流。2019年,“信易贷”工作受国家发改委肯定并在全国信用建设工作培训会上作经验介绍;温州个人诚信分“瓯江分”上线试运行。2020年,长三角信用专题组例会在温州召开,温州“信用+家政服务”、“城市大脑”信用应用等场景作交流介绍。今年以来,温州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深入贯彻信用“531X”工程,实施信用建设十大提升举措,打造信用温州十大特色品牌,“信用+风险防控”场景被评为全省信用数字化应用十大优秀案例,“信用+基层治理”列入全省试点。根据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温州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上升至第9位,较去年同期上升4位。
据了解,为庆祝今年第20个“8·8诚信日”,接下来温州组织举办2021中国信用高峰论坛、启动诚信温商寻访活动、开展信用应用案例评选、发布诚信“红黑榜”、推广“瓯江分”信用惠民场景、亮晒信用承诺书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8·8诚信日”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擦亮“信用温州”金名片。(郑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