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草局公布了全国第二批“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名单,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孔强榜上有名。
据悉,国家林草局开展“寻找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批示精神,健全林草科技推广体系,选树林草科技推广先进典型,加强乡村振兴人才供给,促进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的落实和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发展新技
将铁皮石斛引种到树上
1992年参加工作的孔强,“学于林则用于林”,长期扎根林业一线,将科技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不断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和林业科技研究,提升了温州市林业科技水平,促进了产业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作为乐清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产业向全国辐射的支点,孔强功不可没。
2010年初,当时的镇安(现行政区域已并入大荆镇)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当地干部、村民热情高涨,积极将土地流转到一起,总面积达到500多亩,孔强参与其中,完成了全市第一个大规模种植铁皮石斛基地建设规划。从那时开始,他与铁皮石斛结下了深深的情缘,把铁皮石斛生产基地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铁皮石斛种植虽然经济效益不错,但需占用大量农田,难以发展壮大。那么如何解决铁皮石斛的发展困境?孔强把目光聚焦林下的广阔空间。
为探索林下发展的新路子,孔强以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铁皮石斛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铁皮石斛活树附生技术示范推广”“铁皮石斛与经济林复合经营示范推广”等项目,创新铁皮石斛栽培模式,将大棚里的铁皮石斛引种到树上,让铁皮石斛从农田回归到森林,推行铁皮石斛生产技术标准化,这成为乐清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目前,全市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相关企业达280多家,行业总产值达31亿元,已成为全国铁皮石斛主产区,人工栽培和产品初加工规模全国最大,先后被授予“中国铁皮石斛之乡”“中国铁皮枫斗加工之乡”以及“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科技结对帮扶
打造富民示范样板基地
作为一名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孔强深知发展林业产业对山区林农增加收入的重要性。“铁皮石斛在乐清一定能发展壮大,我要把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林间地头,让林农们知道铁皮石斛到底该怎么种。”孔强说。
以实施“一亩山万元钱”行动为契机,孔强组织实施了“铁皮石斛活树附生”“铁皮石斛立体栽培”等项目。浙江聚优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铁皮石斛基地是当前林下生态种植的标杆,从建设开始,孔强就全身心投入,石斛谷林下铁皮石斛基地也是如此,他前去指导不下百次。
孔强说,只有把生产基地打造成样板,才会对产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他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4个、省级推广示范项目3个,推广“一亩山万元钱”铁皮石斛林下示范基地1800余亩,他所负责的乐清市大荆铁皮石斛林下经济示范区和省林业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雁荡山铁皮石斛林下生态休闲谷示范区”成为科技富民示范样板基地。在他的指导和推广下,乐清市石斛产量产值双提高,全市石斛平均亩产值超4万元,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石斛生产企业达15家,带动3.5万名农户增收。
不仅如此,孔强还优化了林业技术服务体系,落实科技结对帮扶机制,组建林技推广专家队伍为农民传经送宝。采取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方式,开展林下经济种植、林业标准化生产、铁皮石斛森林认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等林业知识宣传和培训,并邀请专家教授开办专题技术讲座、现场培训。
培养技术骨干
建铁皮石斛种子资源库
在推广林业技术的同时,孔强还十分注重推广队伍的培养。在他的传、帮、带下,乐清市涌现出一批林业产业技术骨干,成了林业科技结对帮扶的技术指导专家。近几年,孔强每年组织各类培训班3-4期、宣传活动2-3次,培训林业科技人员及林农300余人次,发放各种林业科技宣传资料5000余份。在推广林业技术过程中,孔强经常和推广站工作人员深入山头、村头、田头,在基地建设、良种引进、栽培管理等各个环节指导生产企业和林农,还有一些石斛企业已辐射到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为解决铁皮石斛生产过程中经营粗放、种苗退化等问题,孔强还主持了“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收集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等课题,参与建立了浙江省唯一的铁皮石斛种子资源库,逐步解决铁皮石斛仿生栽培品种抗逆性、优质化等问题。其中,他主持的“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他申请的“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铁皮石斛的栽培室”等专利,有效防止了石斛生长中烂根和病虫侵害。
目前,孔强积极参与铁皮石斛优良品种选育和科技创新攻关,推进高质量示范基地发展,为培育雁荡山铁皮石斛百亿全产业链而努力。(张丁可 林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