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养蚕趣事

时间:2022-05-16 16:11:15 来源 : 中国网温州 作者 : 陈中

春天到了,阳光不问楼里楼外,很丰富地晒在那里。下班电梯里看到有年轻同事纸盒里装了蚕宝宝带回家给孩子养。这不由想起我小时侯养蚕的光景,当时家住温州市区沧河巷,是一所两进两退的老宅子,那时的娱乐活动很少,养蚕给枯燥的生活增加了几许亮色。

我母亲是温州丝厂的工程师,早年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还多次带队下乡收茧,她体谅女工缫丝工作很辛苦,特别是立缫,被蒸汽和热水渗透饱满的蚕茧丝头被“禾秆”扫出来,大约2000粒鲜茧才能缫一斤丝。一天站8小时不说,手还在开水里泡着。母亲很体谅她们,常常邀请她们来家里玩,每次母亲都热情地招待她们,还把家里准备过节吃的蝤蠓烧给她们吃。

蚕 图源:瓯江文艺

母亲对蚕儿有一种特别的好感,春天里她给我和妹妹带来10多条幼蚕,黑黑的颜色,像蚂蚁,这下把我和妹妹乐坏了,找了一个鞋盒子当窝养起来,蚕宝宝每天要不停地吃桑叶,吃桑叶的时候,会把头埋在桑叶上,有时吃饱后,还会时不时抬头张望,好像在做头部运动呢!吃桑叶时“沙沙沙”声听起来很亲切,我们家庭院里没有桑树,八个瓶儿七个盖,凑来凑去凑不周全的,蚕宝宝的“口粮”成了大问题,我仿佛听懂蚕宝宝的肚子响得厉害,要东拿一些,西凑一点,我在沧河巷仓桥街漂流了一会,就跑到仓桥二姑妈家求援,二姑妈邻居家的桑树,只有扁担这么高,二姑妈怕我摔到,专门让表哥去摘点桑叶,为我们家的蚕儿打牙祭。

蚕茧 图源:瓯江文艺

养上了蚕宝宝,心里总是牵挂着。有一天我和妹妹看到这些圆滚滚的蚕儿都不吃不动,这让我紧张起来,趴在那儿,以为它们要死了!老半天看这纸盒子不说话,母亲下班以后,看着我们红红的眼圈说:“这是蚕儿快要蜕皮了,不吃不动是正常现象,别担心。”经母亲一点拨,我们盘在心头都快一天的乌云就散去了。

桑叶多了,纸盒子里放了一层又一层,我怕把蚕儿压坏了,就经常翻动,以致经常影响蚕儿的咀嚼运动,为了透气,还在纸盒子上钻了许多小孔。蚕儿拉的屎是黑色的,呈颗粒状,据说还可以以中医入药。

蚕茧 图源:瓯江文艺

终于到了蚕宝宝吐丝了,蚕儿通体膨胀起来,晶莹剔透,一根根细丝从嘴里喷射而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可是蚕的最精华部份,吐丝以后,蚕宝宝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就要变成蛹,里面是肉乎乎的,我是不吃蚕蛹的,尽管江浙等地将活的蚕蛹用油炸了,香喷喷的,众人趋之若鹜,我却久久提箸不能。

蚕儿的全身都是宝,吃的是桑叶,吐的是银线,奉献给人的是蚕茧和蚕蛹。《诗经·小雅·小弁》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我觉得对桑蚕也要表示敬意,做人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像蚕那样隐忍,守得住寂寞和困苦,经历磨炼,让生命迸发耀眼的光芒,长出有力的翅膀,去照亮前方,拥抱未来。陈中

陈中 图源:瓯江文艺